探究:阅读文章时生字密度对理解程度的影响P23

分析

一、实验前的思考

  • 都有那些因素会对理解程度造成影响
  • 应该如何控制生字密度

二、 影响因变量的因素

  • 环境因素:光线明暗、声音强弱等
  • 同一个人进行测试
  • 测试完一阶段休息10分钟在进行下一阶段的测试控制初始变量

三、自变量与因变量

1、自变量:三篇生字密度由浅入深的相同字数的文段
2、因变量:通过阅读时间的量化来判定生字密度的影响结果

精品答案

  • 首先,在心理学实验中,能够引起心理或行为变化的主客观条件,称为自变量或独立变量,如反应时试验中的不同照明条件,记忆实验中的不同识记条件等.由这些条件引起的心理或行为的变化称为因变量或依从变量,如反应时的长短,记忆的成绩等.
  • 打个比方,一般人在很安静的情况下阅读,为这个阅读速度打分、记为V1,而把环境中添加一定程度的噪音,相应的成绩为V2.那么,从安静到噪音,这个分贝的变化记为ΔG、它就是自变量,阅读速度记为ΔV、它就是因变量.
  • 那么,如果要为这个探究活动设计一个简单的心理学实验,就必须要考虑自变量和因变量为何物.
  • “考察阅读文章时生字密度对理解程度的影响.”短短半句话,其实这里面已经包含了答案.
  • 自变量既然是客观条件,那么它就一定是用来测试的文章的生字密度,必须按照实验要求分成不同等级的几篇文章.
  • 因变量必须能够反映出理解程度,我认为可以采取一种对比措施:
    实验之前准备好所有备测文章的副本——不包含生字的参照本,这个参照本有两个要求:
    1、由语言专家编写
    2、不包含被试对象和观察者其中任何一人不理解的生字
    3、副本不再是一篇文章、而是根据原文有几个句子,然后分成几个部分.
    4、每个部分罗列出对原文相应句子的概括性描述,力求精简到词语,最好能提供third alternative answers
    5、其实就是跟公务员考试申论的阅卷标准一样,主观答题,客观评分
  • 当被试者阅读完原文后,要求其写出对于文章理解的大概意思.最后由语言专家进行打分,打分过程参照上面的第五条.因变量就是最后每个人的每道题的得分.因为文章包括多个句子,也就包含多个分数,因此要把结果输入SPSS分析因变量.
  • 干扰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被试对象可能已经阅读过文章
    2、文章过于专业性或被试对象平时就不感兴趣以至于不能够很好的理解
    3、生字太容易、以至于被被试对象猜得出来.
    4、难以确定被试对象是否认识生字
    5、答题时间应该有所限制
    6、实验场所的环境因素(人员,噪音,装饰等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5,521评论 25 709
  • 工作、学习、生活、吃饭、教孩子以及与别人相处等等诸方面,过犹不及。
    zhaodongbo阅读 1,124评论 0 0
  • 孩子的心理疾病,往往都是父母把本该由自己承担的精神压力传递给了孩子,殊不知孩子哪有能力消化大人的业力啊! 学习好又...
    灵山七宝剑阅读 3,696评论 0 0
  • 翻看以前的日志,有一篇是为了离开网络而写的,可是直到现在仍然没有离开网络,写日志是为了发泄心中的情感,在心情不好的...
    OO碰到OO阅读 2,361评论 0 0
  • 看书,谁都会!只要不是文盲,就“懂得”看书,然而真正懂得阅读的人通常都是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他们明白,很多时候阅读...
    乐意乐读阅读 3,134评论 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