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90年代的文学,是纵横四野的武侠;

90年代的影视,是侠骨柔情的江湖。



香港曾有两位小说高手,

创造了两种不同的江湖。


古龙

原名 熊耀华

1938年-1985年


一个是古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金庸

原名 查良镛

1924年—2018年


一个是金庸: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高晓松说:

古龙比金庸更好一点儿。

网友说:

那是你根本不懂金庸!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




1,

古龙浪漫,天马行空,

写的是人性,说的是割头换颈的情谊。

金庸写实,

把历史写得身临其境,

表达的是正统大义、弘扬正气。



虽然风格不同,

但同样跌宕起伏,荡气回肠,

把几代人带进一个瑰丽的武侠世界。


古龙早已仙逝,

而今,金庸也走了。

  

最后一位高手离开,

从此江湖萧索,再无快意。

  



2, 

个人偏爱金庸,

因为金庸的江湖

更恢宏、更波澜壮阔。


金庸笔下的大侠,

个个顶天立地,正气凛然,

憨如郭靖,痞如杨过,

最后都殊途同归,为大义而出手,保家为国。

金庸曾言,所有男主角中,

他最喜欢的是令狐冲、乔峰;



却很不喜欢韦小宝,

并说:见到这种人要远而避之。

金庸也常常会想,

如果自己是侠客、大侠,会怎么样?



金庸笔下的美人,每一位都气质独特。

灿若玫瑰的赵敏,

空谷幽兰般的周芷若,

清悠高远、不谙世俗的小龙女……

就像每朵花有不同的香气,恣意绽放。



在《倚天屠龙记》中,

张无忌最终选择了赵敏。

而对于金庸来说,

他并不喜欢最出色的赵敏和周芷若,

原因是,这两个女子太能干,都有政治才华。

他喜欢柔顺乖巧的小昭。




3,

《九阴真经》是金庸

小说中至高的武学秘笈。


此经包含:内功、轻功、拳、

掌、腿、刀法、剑法、

杖法、鞭法、指爪、点穴密技、

疗伤法门、闭气神功、移魂大法……

其中的“九阳神功”融汇贯通,

练就后天下武学皆附拾可用。

威力无穷,博大精深!



当年看过《射雕英雄传》的人,

有没有偷偷记过《九阴真经》的经文?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

(翻译:自然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 因此虚的能胜过实的,不足的能胜过有余的。它的意义博大,它的道理深奥,它的旨趣深远.……)



而看过《倚天屠龙记》的人,

应该还记得,张无忌背九阳神功的口诀: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

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这些口诀,处处都彰显一个字:




4,

金庸的小说,

彰显了道家哲学,

也渗透了儒家思想。


自从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千百年来,中国文人,

几乎都深受儒家文化影响。


金庸也不例外。


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以,

金庸心中的大侠,

不仅是纵马江湖,快意恩仇,

而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真正的大侠,

为民族,为国家,

一马当前,绝不退缩。


儒家思想传达的是:

积极进世,忠君报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何况大侠?!



5,

有人说:

凡有华人的地方,

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

可见金庸小说流传之广。


金庸曾说:

我希望我死后一百年、二百年后,

仍然有人看我的小说。我就很满意了。


如今,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两百年后,

我们也不在了,

但是,真正的经典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愿百年、千年之后,仍然有人记得金庸。





图片来源网络

历史比小说精彩,比影视剧还有趣!

关注公众号:白色罂粟

正史、八卦,总有一款适合你。

本文为公众号原创,如需转载,请通知本人,并注明出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