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的春天,刚从北京参加复试回来,那个周末便跟随一群驴友去踏青,不记得那时是什么心情,总之整个登山过程表现得非常丢人。一大波人马上山,走着走着,我就落到了最后,垫后的一个领队都不耐烦我的速度了,反复用集体来给我施压,在上气不接下气的行走中,都没功夫欣赏路边的青梅了。不过山顶的梅岩寺却叫我牢牢记住了,多么有诗意的名字啊!
差不多九年了,我突然希望故地重游一次。和肖一商量,我们自驾,至于路线,就凭记忆寻找吧!
我们把车停在了王布公路局,一问工作人员,说是要往回走大约一公里,这总算看到了渡口。
下到河边,一切熟悉起来。艄公给我们摆渡到对岸,依稀认得那丛竹子,可是当年都开花了呀!不是说开花的竹子寿命就到期了么?
上岸后,只见一处处颓圮的篱墙和卧倒的树木,这里显然已经没有人居住。沿水泥小路上去,岔路口好多,仿佛当年不是走的这条路?正犯嘀咕时,竟然有人骑着摩托下来,赶紧拦着问路,答案是我们走对了,沿路上山即可。好吧!继续往上,哇!眼前这景象可如何是好?
凭直觉吧!选左。一路选左。在第三个左的时候,心里已经很悬了,奈何左边的风景太美!
过了这几棵青梅后,路越来越随意了,可这里荒无人烟,上边是青梅园,下边也是青梅园,再往前就是原始灌木林,如何是好?只见坡上的一棵树上挂着一件红色毛衣,我们便大喊“有人吗?”得到答复是往回走,在水泥路尽头处往右上的桉树林前进!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仿佛有位神仙姐姐给我们指路。
一路上坡,想起来了,我以前一定是在这些地方被领队批评过。过了桉树林,来到了山神庙,再往上就是一片竹林了,路好陡,一抬头,一个仙桃模样的大石头映入眼帘,走上去,一个天然观景台,这时候,我们已经走了一个半小时,此处海拔465米。
过了这个观景台,听到鸡犬声和鞭炮声,村庄不远了。第一次问路时,那位骑摩托的村民说我们需要经过他们村庄。可是这能叫村庄吗?稀稀落落三四栋房屋,倒是都能沐浴着阳光,视野也非常棒,远山如黛,蓝色的大樟溪曲曲弯弯……向阳的大石头上,红色的多肉肆无忌惮地长着……想起了lz姐姐,她要是经过这里,一定开心坏了吧!
沿着机耕道继续上山,这就出到水泥路上了。水泥路的难走程度,感觉要胜过桉树林那段,因为太陡了,左右手各执一杆,我几乎是爬着上山了。还好,不太远,大约半小时就登顶了吧!
看修缮记载,那年我来过以后,这里就重修了,右侧边新盖了一栋膳房。左侧仍是菜园,当年我还跟着一丛萝卜花合了个影。今天再合一次,当然,今天这丛萝卜还嫩得很。
进到寺内,一位面容和善的老者正在打扫寺院,见我们来了,请我们喝茶,感觉我们还会再来呢!
下山时,没有按原路返回,因为惦记着那个“你们等下会经过的我们村”。然而那个石头上铺满红色多肉的几户人家,可不是骑摩托能到达的。他的村庄在哪里?我沿着水泥路继续往下走,找到了另一个仿佛可以下山的小道。小路和水泥路交汇的附近,有两三栋房屋,老旧的那间,门口坐着个老爷爷,一问,听不懂普通话。怎么办?机智的肖翻出了手机里渡口的照片,比划着问怎么下到渡口。老人家似乎听懂了,指给我们下山的路,就是我们猜测的那条。
一路石阶下山,跟上来时差不多陡峭,只不过路边的桉树林换成了原始的丛林,景色自然美些!我心想着,这条路也只能双脚走上来的,刚才那位骑摩托的大叔是不可能由这条路到马路上的村庄的。他的村庄到底在哪呢?
啊!终于出现了!在山坳下的一处向阳地,依着山势错落地点缀着十来户人家,门前青梅亭亭如盖,蔷薇,鸢尾争芳斗艳,村前小溪静静地流淌……仿佛一处世外桃源!
村前那条水泥小路,走出去,跟我第一次犹豫时的岔路口交汇了,原来我选择向左,然而这个世外桃源般的村庄在右!
我们大约10点摆渡过河,回到渡口,差不多下午四点了,全程走了20公里左右,我似乎比九年前强壮了,待漫山李花开时再来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