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一性原理的思考

昨天听了混沌大学李善友老师讲的第一性原理的课程,有了许多的收获,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01第一性原理是一种思维方法

李善友老师首先讲了我们人类常用的两种思维方式归纳法和演绎法。

归纳法是从许多个别事例中,推导出的一般普遍的规律。

比如亚洲的天鹅是白色的,非洲的天鹅是白色的,欧洲的天还是白色的,所以得出结论:天鹅都是白色的。

归纳法是一种具象的思维方法是用这种方法,它可能会出现不正确的结果。

比如白天鹅,如果我们在地球以外发现的天鹅不是白色的呢,所以归纳法的这个结论很可能是不正确的。

归纳法:前提正确,结论不一定正确。

演绎法,则与归纳法相反,是从既有的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一种方法。

比较著名的就是三段论:大前提:所有的人都会死,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结论:所以苏格拉底也会死。

演绎法:大前提只要正确,结论一定正确。

演绎法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方法论,但是这种方法在我们的思维模式中他也是有缺陷的。如何保证它的大前提一定是正确的呢?

比如:所有的人一定会死吗?

要确保演绎法的结论是正确的,一定要保证它的大前提是正确的。

保证大前提是正确的,那么大前提就不能是归纳法的结果,而应该是上一个链条演绎法的结论。

上一个链条演绎法的结论要正确,就必须要确保上上一个链条演绎法的大前提是正确的。

以此类推,也就是最重要找到一个奇点,既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的定义:又称“第一原理”。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个哲学术语:“每个系统中存在一个最基本的命题,它不能被违背或删除。”

第一性原理主要是一种思考法。也就是说日常中考虑事情的时候一定要从最根本的真理开始,然后从最核心的处开始推理。

                    02  第一性原理的局限

第一性原理只在自己的系统中有,如果出了自己的系统,可能就是错误的。

牛顿第二定律,f=ma ,适合于我们现在的天体系统。

可是如果在黑洞里,这个结论还正确吗?

不一定正确,所以说第一性原理它是分系统的,在这个系统中它是一个基本的命题,如果不在这个系统中,同样的问题可能就不正确。

《思维简史》中所言,「真实的世界」是混沌、复杂、相互交织的,任何系统中的“第一原理”也不可能亘古不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