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春光明媚,伴随着学生们的哀嚎,开学了。
临近开学,少不了家长大包小包的提着这个拉着那个一窝蜂地围在校门口,少不了停得横七竖八的各个品牌的小汽车,少不了又是一个下午的堵车。有趣的是,在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如果家长违停,他的孩子所在的班级都会受到影响。这大概就是“停车不规范,同学两行泪”吧。
具体的规章制度是这样的:家长接送孩子时如果停车时间过长,不仅将被罚款扣分,还将告知学校违停信息,和学生所在班级的日常考评挂钩。
这个新闻,听起来让人啼笑皆非,现在的交警,为了管理好学校周边的交通,真是不择手段。可是往更深一处想来,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奈之举。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停车地方少且远,放学时间又该死的统一,放学后无老师看管。家长想到自己的心头肉还在里面焦急的等待,或许过度幻想,生怕自己的宝贝见不到自己就到处乱跑,离开了学校,一下因为紧张,肾上腺素激增,车就停的像神龙摆尾一样了。出台的这个制度,让家长在担心孩子安全之余,不得不连带着考虑因为违规停车被老师叫到办公室挨骂丢面子的风险,可以预料到的是,这个制度对端正家长的态度,还是会起到非常大的成效的。
可是事实又是怎么样呢?老师们叫苦连天,要管的学生一下从40个变成了80个,家长们也叫苦连天,跑到远处停个车再赶回来,其他的孩子就都走光了。放学接孩子,仿佛变成了一个比赛。因乱停乱放而对公共秩序产生的不良后果,好像是一个为了接孩子而不得不承担的事情。这难道是家长的错吗?是,但不全是。在这其中,学校和交警对停车位的预估、管理和协调也出了很大的问题。
要想真正改良这个问题,重要的还是追本溯源。首先,学校应该和交警方面沟通,对下班高峰期的车流量和人流量进行合理的预估,同时,安排三个年级错峰下课,这样就能合理有效地利用好周围停车位,缓解学校附近时段的行车压力。再者,制度应该略微的做一些修改,比如把家长的行为和学生的评优挂钩,以警示不规范停车的家长。在开家长大会的时候强调这一点,我想,制度就会奏效,情况就会改善很多。
一切不得已的制度多多少少都有公民素质的原因,在代表着国家未来的学校旁,实行这样的制度,我想,也是对祖国的小幼苗们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教育吧。
18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