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长的猎鹰号改革中,我选择了第三板块家校共育板块,因为它就是我多年前埋在内心的那颗种子。过去教学工作中面对很多孩子与家长,我深刻感受到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的沟通模式背后是家庭沟通模式,如果父母没有成长,会在无意识中复制着父母曾经对待她的方式。
比如一个船员和我聊起她每次都非常在意老师对待孩子是否公平。我问她,在你的孩童时代,你在学校里是如何被老师对待的,你怎么看待老师。
那一刻她哭了,说小时候自己总是被忽略的那个。所以她特别害怕孩子也被忽略,所以会异常关注孩子学校的情况,反而传递给孩子一种被忽略的恐惧。
还有很多家长养育着孩子,但其实是把自己很多未满足的期待投射到另一半和孩子身上。
对孩子优秀的要求其实是在满足自己的价值,我要教育好我的孩子,才能证明我是一个好妈妈,那么很多价值感都推到孩子身上去。对孩子的各种要求和挑剔,导致孩子越来越不自信,种下了很多敏感、自卑的种子。
家校共育项目最棒的就是从学校这个端口进入,把心理教育和家庭教育带到很多家庭中去,给予他们极大的支持,这可以影响到更多的家长,更多的家庭。
其实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引领父母走上自我成长的那一个人。
很多家长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看到了自己身上沿袭父辈的一些东西,开始改变,对孩子有了理解有了支持,以前孩子很害怕家长,现在可以放下恐惧,越来越敢在父母面前轻松的表达自己。
我希望,对孩子的生命教育、人格关注可以走进每一个家庭。父母教育,不光是关注学业成绩,还能看到孩子这一个人,能从内心去滋养它。
父母给的这份生命教育和人格关注,会照亮孩子的一生。让每个孩子都在爱的滋养中,成为一个完整的自己。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船员航海日志
以上内容为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