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程驿
不知道你有没有感觉,社会越来越复杂,我们越来越搞不定自己的问题。
看看这张图的对比你就知道:
想想都够焦虑。社会刺激越多,我们不得不去满足这些刺激。但每个人精力有限,一个一个去满足,搞不定的地方就会产生各种问题。
怎么办呢?
有没有一种快捷地,同时又能大面积处理问题的方法呢?
还真有。
这篇文章,主要就是探讨一种「大面积处理问题」的途径。
01 为什么你很难看清楚自己和身边的事物?
先给大家分享一段本人的小经历:
上个月呢,我去一场读书会做分享。我也同样用到了刚刚这个版本的自我介绍。
只是我多做了一件事,让每个人在纸上写下来,听完我的介绍后,有什么评价和感受,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请注意,这不是自恋,而是在做一次思维游戏。
然后,当天读书会有20多个人,其中多数人的评价是,“太厉害了”、“某某大神”,什么什么,基本都是一两个描述性词语。
但有一个男生,叫小杉同学,他让所有人印象非常深刻。他整整写满了一张纸,向我提出了将近20多个问题。比如“为什么写作5个月就可以出书”,“什么叫做思考”等等。
这两者是有巨大差别的,多数人在做什么?在做简化。
在哲学中,有一对认知世界的底层概念,叫做「抽象」和「还原」。
一个人是复杂的,所以我不得不把自己,抽象成7、8个标签,让大家更好理解。但是,多数人才懒得关心我,所以他们在我「抽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做了「抽象」,把我的“自我介绍”的7、8个标签,抽象成了1、2个标签。(路径A)
而只有小杉同学,他在不断做苏格拉底式的追问,这是在「抽象」基础上,不断做「还原」。他试图通过提问,想通过7、8个标签,了解这些标签后,那些我关于写作的种种细节。(路径B)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认知路径。
遗憾的是,多数人都习惯使用“路径A”去了解世界。柏拉图曾经把这种方式叫做心智洞穴,因为大家都在相互基础上做抽象,最终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堆没用意义的标签之中,这是虚幻的世界。
而只有“路径B”,才能叫做真正意义上的思考,也就是开头所指的「大面积处理问题」的途径。
02 为什么很少人喜欢提问?
这个途径很难吗?一点都不难。
因为两者的最大区别就是——是否有提问。
「提问」这件事,每个人都会,但为什么我们就是很难做到呢?
分享一个小故事:
《荷马史诗》里讲到,英雄奥德修斯,就是在特洛伊战役中,设计木马计的那个人。
战争结束后,它准备回家。但在回家途中曾遇到一个妖怪,这个妖怪有一张床,每个过路的人,它都会抓到这张床上躺一躺。
如果这个过路人的身体比床短,它就把过路人拉到跟床一样长;如果比床长,比如身高超过了1米9,它就把长的部分锯下来。
可能你会觉得,这个妖怪太变态了。但其实,它是想找个人结婚。只不过,它头脑中所设想的理想伴侣应该跟床一样长。
你会感觉这个妖怪很蠢,对吧?
但事实上呢?我们多数时候是和他一样的。
比如:
· 你很努力工作,然后被提拔为部门经理,你就会认为,其它人也应该努力啊。
· 你对一个人很好,就觉得对方也应该对我好啊。
· 我们熟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很冷。”
· 有一种教育,叫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所以,你必须要听我的。”
在心理学中,这个叫「应该思维」。
我们总是觉得,“别人应该就是这样啊”,“我都觉得冷,孩子也会觉得冷啊”。
所以,我们才懒得去对别人提问,因为“本来就应该这样”。
03 如何还原事情真相?
那么,这种「大面积消灭问题」的途径,也就是如何做到路径B呢?
先做两件事就足够:
1、统计问题
比如我以前,每次和人聊天话特别多,而且老喜欢用自己的理论给别人提建议,别人往往会感到很不舒服。
然后我觉得这样不行,就让人在旁边帮我数一数,每次和人聊天,我到底能提出了多少问题?
一数才发现, 给别人聊一两个小时,我才提出三五个问题,这就太糟糕了。
你也一样,好好数一数,每次和人聊天,能提多少个问题。
2、学会提问
提问的方式我们都知道,用5W1H(What,When,Why,Who,Where,How)去进行发问就可以。
方式如此简单,很少人却难以对别人进行提问,是因为我们很少有发问动机。
通常在别人表达以后,我们是更希望表达的,这样才让自己更有存在感。
但除了这种,其实我们还可以表达出更多动机:
A、澄清
核心目的:你的意思究竟是什么?
比如:举个例子?你是不是在说___?
B、质疑
核心目的:你怎么知道是对的?
比如:你说的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呢?感觉可信度如何?
C、探究缘由
核心目的:是什么导致了这个结果?
比如:什么引起的?为什么会发生?触发事件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驱动因素是什么?
D、行动
核心目的:该怎么做?
比如:“我们应该做什么?怎样应对?与谁合作?什么时间完成?
E、影响
核心目的:那会带来什么影响?
比如:“结论是什么?成果是什么?短期效应是什么?
F、继续谈话
核心目的:让对话延续
比如:这是不是我们现在要讨论的问题?谁关心这个问题?
04 启示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运用提问,就看到本质,并解决问题的案例:
上世纪80年代,英特尔还是一家电脑存储器公司。面对日本厂家的低价策略,英特尔连续6个季度出现亏损,外界开始怀疑英特尔是否能生存下去。
一个阴雨的下午,英特尔总裁安迪·格鲁夫(Andrew S·Grove)在办公室召开董事会,全场所有人意气消沉。
安迪·格鲁夫有一个问句打破了沉默:“估计我们都要下台了,如果另选一名新总裁,你们估计是谁。”
CEO摩尔说到:说不谁会收拾这个烂摊子,可能是马丁,也可能你我都想不到。
格鲁夫继续问:“如果他当选,你认为他会采取什么行动?”
摩尔犹豫了一下,答道:“他可能会放弃存储器的生意,做芯片处理器。”
格鲁夫再问到:“那么我们自己可以做芯片处理器吗?”
摩尔肯定地说到:“我想这是没问题的。”
格鲁夫目不转睛地望着摩尔,说:“为什么你我不自己动手?”
从1986年,英特尔提出新的口号“英特尔,芯片处理器公司”。伴随着经典广告声,“灯,等灯等灯”的出现,英特尔处理器变得家喻户晓。
你看,总裁安迪·格鲁夫只用了四个问题就解决了困境。
理解这个世界,我们通常使用抽象。但要解决问题,还得使用还原。
此前很多人在后台问我,如何与人沟通呢?
如果他想学会一个技巧,那必定就是——提问!
End.
我的新书《认知颠覆》已在国内各大购书平台及书店同步上架,点击链接即可买到签名版书籍,希望你能够喜欢!
如需专属签名,可加道长微信18156392
(👇此文写了整整8个小时,你只需要花1秒钟,点亮下面的“喜欢”,就可收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