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七天一篇写七年的骗局

前言:

此文仅为《刻意练习》的一些思考,标题有些挑衅。我知道很多人会跳出来和我争论。请先只字不差看完,再跟我讨论。我接受,也欢迎。



不知道哪里流传的一万个小时定律,即一件事做一万个小时就能变成某个领域的专家。大家对这个法则如获至宝,似乎发现了什么了不起的大秘密,为了践行这个一万个小时,攒了一伙人说,咱们来个打卡吧。就把这件事情做够一万个小时,到时候,咱们都是专家了。美吗?想得美!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万个小时这个定律是不错。可是,扪心自问一下,你的一万小时真的是有效练习吗?还是为了凑数、欺骗自己、应付打卡的无效练习呢?


为什么你不能进步?

可能是我从小养成的坏习惯,我不喜欢太逼迫自己。也不太喜欢精细去做到每一步。总觉得计划赶不上变化,万一变了怎么办?

看了这本书我才发现,我的想法是典型的懒于思考、无效努力的大误区。我整个大目标是模糊的。这种模糊会带来什么呢?

意识不到刻意练习的重要性,我为目标所做的大部分努力都是被消耗掉的。换句话说,我为某项技能付出了100%的努力,但由于这个努力没打到点上,吸收的东西仅有20%

图片发自简书App

网球运动员和网球爱好者的区别是什么?两者都是花十年时间去打网球,修炼网球运动这项技能。但是十年下来的结果是走向截然相反的两个情况。

一个成了运动员,另一个还是停留在业余爱好者的领域。运动员经过不断的大精力的投入、教练的指导、即时的反馈和不断提高训练强度和水平,最终使他跟业余爱好者拉开了距离。

诚然,运动员与爱好者之间隔了很多不同的阻碍。但是他们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将网球刻意练习了。若你立志成为网球运动员,教练、投入、高强度训练都不是能够阻止你的因素。而真正影响你的,是刻意练习。李娜不就是退出国家队,靠着自己单打独斗拿的奖么。


我记得TED里有这样的一段话,对我触动很大:20几岁像是一架从洛杉矶起飞的飞机,接下来的十年,航线有一些微小的改变,将影响到它最终会降落在斐济还是阿拉斯加。

想想自己,若是继续无目标的练习,许了个心愿不认真去实现,我的人生轨道怕也会跟我原来的航线偏差得很远。虽然我最终不一定能达到目的地,但我希望离我的目的地,近一点,再近一点。

那进步需要什么?怎样才能从“业余爱好者”晋升为“运动员”?

我们需要一个清晰的目标,这个目标需要根据难度划分不同的等级。想想看,为什么游戏这么吸引人一关一关的玩下去。不过是因为它适时的划分了不同的等级。让我们从青铜一步步、打到铂金、到王者。

你知道“走出舒适区”的后半句话吗?后半句话:是不断走出舒适区。这也是一个思维误区。一个新手,从青铜打到白银总是容易的,到铂金的时候,稍稍有些吃力了,滞留在原地打不上去。

你可能还需要不断通过练习才能到下一个等级,但在那之前,你以铂金的高段位狠劲虐段位不如你的渣渣。这时候,如果你享受这种虐渣渣的快感,那你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已经掉进舒适区了?你打不上去,但你沉迷于在这个段位虐比你菜的人。

从青铜往上升,是你走出舒适区的过程。走到一定程度了,你的能力随着练习在不断升级,直到踢到铁板了。

你停在铁板前,满足以前的成就。这就是卡在你提升能力的上升区了。我们总说走出舒适区。却不知道随着我们的能力升级,我们的舒适区也得不断转换,这个地图走完了,要换成下一个新地图了。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不断不断走出舒适区,而不是在已有的水平沉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揭秘七天一篇写七年的骗局

很明显的,从刚加入007写作群“七天一篇写七年,七年一起到南极”,到现在,班级的写作热情很明显就降了下来。观察周围的作业也可以发现,作业质量大不如前。开始出现一些人写作敷衍的情况。倘若你真的把写作当成一项技能去培养,就要开始警惕了。

七天一天这个频率听起来很适合大众,没有门槛。但是没有门槛也是最大的致命点。回到第一点的讨论,大目标的模糊会让你一直在舒适圈打转。想培养某个技能,必备因素是:刻意练习、长时间积累。且不说七天一篇的时间积累问题,单单是写作内容,刻意培养自己写作的方法就是一个坎。

若你不能打造读者思维、走出自high文的情况,总是以自己的角度分享来写文章。那写的文章,最多可以称为自传,而不是写作。围绕的都是以你感受的分享,而不是读者需要的东西为目的。这样,我们跟打了十年仍停留在业余领域的网球员有什么区别?

重点是,不能被七年这个时间线骗了。七年,听起来很遥远、很美好、可以幻想无数可能。但是,想过之后不行动是最可怕的。

就像是,你梦见自己屋门口的大榕树下藏了一袋金子,你不去挖、你不去找,金子怎么会出来?靠意念就可以把金子挖出来吗?空想是最无用且不切实际的。

你应该从七天交一次作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应付式的心态中转换过来,思考我要写什么、我擅长写什么、我能提供什么的有目的的思考。

所以,七天一篇写七年的正确玩法是:去给自己设置不同阶段的等级,让自己去打怪升级、不要仅沉溺于这个大目标、去写、而不是靠时间这个大前提帮你实现虚于表面的空想。

十年前,你想月入百万,什么都没做。请问,十年后的你,实现这个愿望了吗?写作也是同理。



那如何刻意练习呢?

《刻意练习》这本书里提到有这么几个建议:

①有效的反馈

②建立强大的心里表征

③有目的的练习

④不断逼自己走出舒适区

⑤模仿优秀的心里表征直至建立自己的心里表征

⑥专注!专注!专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天才真的存在吗? 1763年,7岁的莫扎特开始了他的环欧洲演出,成为一代传奇人物。莫扎特年纪很小时就能准确辨识任何...
    丹菡阅读 9,061评论 4 106
  • 我现在仍然会对当初那个勇敢的姑娘感到抱歉。 我虽未必伤害过她,但沉默者和那些伤害者们都一样做了她生命中的恶人。 可...
    十年后阅读 1,552评论 7 42
  • 试题来源 互联网 中*国际笔试题(一) 一、判断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占10%) 1.java程序里...
    独云阅读 2,468评论 1 0
  • 俗世幻海浊, 沉沦几度休。 不遗拼余力, 黄白役人囚。
    村客阅读 619评论 6 8
  • 2018年5月16日 小猴子摘了几个桃子,他在回家的路上...
    那仁然阅读 60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