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抱着儿子在小区里遛弯晒太阳,看见一个奶奶带着一个小女孩在练习跳绳,可能因为是练习时间短,小朋友的手脚并不是很协调,所以每次刚把绳子抡过去,脚就踩到了绳子上。一次这样,两次还是这样,小女孩慢慢变的急躁,脸上的情绪也慢慢变的不好,终于在脚又一次踩到绳子后,她爆发了。她一把扔掉了绳子,朝着奶奶喊道,我不玩了,一点都不好玩!一点都不!!
看到这的时候,我潜意识的以为老奶奶会像我们大多数老人一样,就此放弃,带着孩子去玩别的,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让我感到非常震撼。
老奶奶听完小女孩的话,默默的走过去,捡起跳绳,走到小女孩身边,蹲下身子抱着她的头,说,宝贝,奶奶知道你有点沮丧,但是你知道吗?你今天已经比昨天跳的好很多了,你看看你刚才都可以连着跳两个了,我都没有想到。听完这些话,小女孩抬头看着奶奶,红着脸问奶奶,是吗?虽然还是情绪不高,但是我还是能明显看到小女孩眼中的光彩!奶奶特别坚定的看着她说,对呀,你的进步很明显,这都是坚持练习的结果,我觉得如果你可以再坚持练习几天,你一定可以做的更好!就这样,小女孩笑了,立马捡起了绳子,又接着继续跳。
看到这我真的很感叹, 感叹这个奶奶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睿智,我也由衷的为了这个小女孩高兴,因为她有一个非常善于沟通,并且非常有教育意识的奶奶,这在当今社会非常难得,毫不夸张的说,即便是有些爸爸妈妈也不一定能比老奶奶做的更好。
首先这个老奶奶并没有一上来否定小朋友的情绪,反而她帮助小朋友接纳了自己情绪。
小朋友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因为各项生理水平没有发育成熟,他们并不能像大人一样去思考并且解决问题,也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帮助小朋友学会理解自己的情绪,并且接纳自己的情绪非常重要!
举个最实际的例子,带小朋友打预防针应该是令很多家长头疼的事情。小朋友们经常会哭的稀里哗啦,我们一般比较常见的做法是一边抱着孩子,一边说,哎呀,不疼不疼,一边试图分散小朋友的注意力,可是我们会发现,孩子会哭的越来越厉害。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首先, 我们要先肯定小朋友的情绪,打针本来就疼,我们为什么要告诉小朋友嗯不疼呢?疼了哭会很正常,我们要做的是紧紧抱着我们的孩子,跟她说,宝贝,妈妈知道你有点疼,但是一会就过去了,你可以先哭会,妈妈会一直抱着你好吗?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会让孩子能够冷静下来,因为她知道,你都会陪着她,而且她也会慢慢发现,好像真的不疼,也会慢慢平静,所以在面对孩子的任何问题时,请一定记住,首先一定要先肯定她的情绪。
其次,这个奶奶非常优秀的鼓励了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她帮助孩子发现了自己的成长,她让小朋友明白,她的进步不是来自于她的天赋,而是来自于她的努力练习,看见没,你的努力练习使你不断进步,你一定要接着努力练习!通过这样的鼓励方式,小朋友会慢慢发展成为成长型思维,在面对任何困难的时候,她想到的会是,我一定可以通过我的努力来达成我的目标!这样的小朋友是不惧怕挑战和新事物的,因为他们心中永远都有一团火和信念,他们可以!
现在社会,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在帮忙带小孩,但是说真的作为父母,请一定要记住你自己的角色,你们才是孩子最直接的负责人,以后多陪着孩子跳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