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在防御》|觉知并放下无益防御,体验更丰富的情绪与人生
一、前言
整个五一做了很多要紧事,心身憔悴到极点,大家都出去玩,自己却一直没有休息,好在运气好,碰到了本温和、真实、有力量的书—《为什么我们总在防御》。
为什么会决定读约瑟夫·布尔戈这本书,主要是被书名的“防御”二字吸引,以及与其关联的“为什么”,我会觉得它是讲一些社会现象带批判思想的书,比如对人们十分暴躁的社会心理的批判和解释,可是读完,我完全没有这些预想感受,而是有一种终于有人能够不带偏见和攻击性地解释我的心理问题了,我不是孤单一人,不是异类,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众多与我同病相怜的人,我也很大程度上获得了痛苦的释放和成长。
二、防御机制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理解何为心理防御?
约瑟夫老师指出,“心理防御就是我们为了逃避痛苦而对自己撒的谎。”
老师的话语真的很有魔力,一读他的书我不会有抵触的情绪,但是却能让我的心振聋发聩,我开始反思、揭掉我的面具并逐渐撤下全身的刺。
他讲到,人们习惯用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将令自己痛苦的情绪、想法与恐惧排除到意识之外,或是压抑与否认,或是通过置换和反向形成,或是通过分裂,或是通过理想化,或是通过投射,或是通过控制,或是通过“思考”,或是通过羞耻防御。
1.“压抑”
就是尽可能地把几乎所有不被接纳的或痛苦的感受都排斥到觉知以外,比如愤怒、内疚或哀伤。
而约瑟夫老师指出压抑它是“不会只出现一次,而是一个需要持续付出心理能量的、阻止被压抑的事物返回意识的过程。”读到这里,我了解到自己就是这样对待自己的痛苦的,它确实能让我短暂地得到安抚,可是这就在欺骗自我,我也总会在某一瞬间爆发出这些可怕的情绪,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这让我十分苦恼,甚至是自我怀疑,也就是“否定”,当“事实与我们的意愿产生了冲突,或者某种感受与我们的价值观相悖,所以我们竭力否认。”,在我的价值观里我认为只要我抑制住了痛苦,就不会带来伤害了,可是现实却与此产生了沉痛的冲突,所以我就开始极力地否认我的价值,我是无用的,幼稚的,但是老师告诉我—“如果你不理解压抑的运作方式,就无法获得真正的成长,因为你很难接触自己逃避的那部分痛苦。”,所以在后面的日子里,我能够认识并且不逃避,那么我就能开始真正地成长了。
同时我也像老师说的患者“她家族中继承的价值观把愤怒看作“坏”的情绪,而她自己的愤怒与这种价值观产生了冲突,因此她感到痛苦。”,我的早年生活经历导致了我去否认我所压抑的情绪,这就是痛苦产生的根源,我需要用一生去与其和谐相处。
另外,“极度依赖压抑与否认来避开强烈情绪的人经常小心地安排自己的生活,逃避可能引起强烈情绪的场景,特别容易陷入狭隘的日常惯例之中。”我就是这样的,同时我见到了许多人也是如此,我也为此深感无奈无力,但是老师告诉我“通过挑战自己,面对新的体验,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的阻抗。”那么,我们就会逐渐变得不那么狭隘了。
2.“置换”
则是“如果一个人唤起了我们的情绪,而将这种情绪指向此人是不可接受或太过危险的,我们就会将这种情绪置换到另一个人”。就比如,你被别人批评了,你感到很羞愧愤怒,但是你却不能将情绪发泄给对方,所以你就将情绪发泄到那些能够承担得起的人。情绪的置换,这是很多人经常无意识爱干的,但是过度地依赖这种防御机制,就会给他人带来痛苦和自己的人机关系带来危机,回想起来自己也在这上面受到了许多打击,但是很好,我认识到了,那么我就将会用更好的方式去应对相应的痛苦,我会有成长。
3。关于“反向形成”
这与羞耻感有关,他提到“如果一个人有着严重的羞耻感,你有时会看到相关的反向形成,这种防御通常以无羞耻的形式表现出来。”即“无羞耻的行为体现了他对于无法忍受的羞耻感的反向形成。”就比如,对羞耻感的反向形成会表现为对习俗的叛逆,这种叛逆会让人觉得有些过度。就拿自己老说,在过去,我会这样:自己以前很赞成某样东西和价值观,但是相较以前的现在,我就十分公开地表示厌恶并觉得自己这样比别人厉害很清醒,并且还认为同样赞成和喜欢的人十分的愚蠢,这就是呈现在我身上的反向形成,这会显得十分不近人情,令人吃瘪,我在逃避别人让我想起我的羞耻感,所以就使用了这个防御机制,显然这是一种无益的防御,而我想许多充满戾气的人会不会也是因为如此呢?
4.“分裂”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防御机制,它表现为一种非黑即白的思维,但是认为在使用这种思维的时候往往没有意识,当他们遇到复杂的事情时,他们就会觉得无法忍受由复杂性引起的压力与困惑时,他们就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裂为两个简化而对立的部分,并且通常会站在其中一个部分的立场上,排斥另外一部分,以此来“消除”复杂性。这样一来,他们会坚信自己对某件事了如指掌,并从这种心态里得到安慰。
仔细想想在当今时代,人们这种防御机制好像被网络社交媒体暴露无遗,在此之前,可能只是小范围地攻击别人,而现在人们可以大范围地攻击小范围的同类,以此来获得自己微薄的安慰,这也反映了人们的幸福感很低,或者说生活和思想的狭隘被无限暴露了,而这些狭隘和攻击可能就来源于这种防御机制。
5.“理想化”
即人们为了逃避现实的痛苦,会尽可能地抓住完美的假象,直到现实最终打破这种假象为止。此时,先前完美无缺的对象会突然变得毫无价值。“全好”变成了“全坏”。
首先要认识到这种防御机制它有一定的应用性,它能够“帮助我们克服与陌生人亲近时的焦虑感。”
但是,这往往也是一种对真相的“分裂”,就像约瑟夫老师说的“若理想化成了强大的防御,个体无力接受内部和外界的现实,那么幻灭、绝望或抑郁会接踵而至。”,这是悲惨至极的,那么就极会产生毁灭假象的本体的行为,就像我们嫉妒名人的理想生活,我们知道自己永远不会拥有那样的人生。
因此,我们私下(有时是公开地)为他们的失败感到幸灾乐祸——所以那些报道背叛、虐待和离婚丑闻等花边新闻的杂志小报才会如此畅销;或者是对于自我的理想化就会发展为残酷的完美主义者变得苛刻和苛责,对经历的理想化就会导致一劳永逸的想法,结果只会加深痛苦。
6.“投射”
就是将自己逃避的东西(通常是内疚)无意识地展露给外界从而让别人主动来承担和解决。我们发现某人在用投射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理解并试着安慰他。然而,如果我们出于自身的原因无法忍受这些投射——如果我们自身也承担了太大的压力,或者对其他问题心怀不满,我们就可能觉得受到了攻击。我们可能会报复(把糟糕的感受原样奉还),从而可能导致一场投射的战争,并使其愈演愈烈。是因为当人们依赖投射这种防御机制时,他们往往会试图证实投射的内容,也就是通过说一些或做一些事来让对方产生被自己否认的情绪,从而说服自己防御机制已经生效了。所以投射需谨慎使用。
7.“控制”
往往发生在不对等的关系当中,比如一个对其他人产生的需要或渴望让他感到无法忍受的无助时,他可能会试图控制他人,被控制者往往是与之相反比较粘人的人
他可能在无意识中相信,通过自己无助的行为,他能迫使伴侣承担照料者的责任,操纵伴侣给予自己想要的东西,不论是情感还是经济支持。或许可以解释最近发生的胖猫事件。
除此,为了完全掌控自己的生活,过度依赖控制的人绝不会允许自己依赖另一个人,他总是保留“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权利。他可能会假装对人际关系漠不关心,发誓绝不结婚,但他其实是在逃避对无助与依赖的恐惧。这也解释了年轻一代人不想结婚的原因之一吧。
8.“思考”
就是“合理化”和“理智化”得防御机制,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为特定的事实创造了貌似可信的解释,而理智化试图排斥所有的不安情绪。前者是一种间断的、偶尔为之的防御,后者是一个不断运作的系统,代表了一个不断为自己编织的弥天大谎:这里没有不安的情绪,只有不带感情的思维。
那么,过度依赖合理化的人,就会拖延和自我欺骗,获得感很低,而过度依赖理智化的人往往是那些想要赶快长大的人,因为早期家庭生活让他们觉得,当一个小孩、需要他人、受情绪的控制实在是太危险了,但也很可能造成虚假成熟,形成与情绪体验脱节的理智的自我。自己就是这样的“理智的自我”,我也相信肯定有很多和我差不多感受的人。
同时,如果你常采用合理化的防御方式,放下就意味着挑战你偶尔对自己说的善意的谎言。如果你将言语思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用于理智化防御,放下则是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它要求你反思自身的整个性格结构,以及你有生以来的行事方式,学着大大地减少思考,从而感受得更多。就是后者过度防御会带来的疼痛是粉身碎骨的。
三、零散句段感悟分析
“无意识是坚不可摧的”所以我们要付出时间和耐心去认识和放下我们无益的防御。
“嫉妒与妒忌都是正常的情绪,但当它们与羞耻感结合时,就会变得使人难以忍受。”
因为羞耻感会破坏我们幸福和满足的体验,会使我们所有的情绪都变得暗淡无光,会阻碍我们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且我们会因此怀疑他人是否爱我们,我们害怕自己的缺陷与不足会使我们无法得到别人的爱。由于我们害怕内在的真实自我迟早会显露出来,并使我们遭受拒绝,因而妒忌就成了一种有害的体验。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觉得自己是重要的,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我们需要内在的价值感,也需要感觉到我们生活中的其他人(我们“聚落”中的人)重视我们、尊重我们。如果我们的早期环境无法为我们提供这种个体价值感与重视,我们就会陷入终生的羞耻感与低自尊的问题里。”这告诉了我会那么痛苦地陷入羞耻感和低自尊而胆小自卑、故作坚强的原因,可见早期的成长经历对整个人格的塑造是多么的重要。
“许多成年人害怕新的、不熟悉的体验。其原因也许很复杂,但担忧事情的改变会影响他们的感受,往往是其中的一个原因。”确实如此,这样会让失序的世界变得有序那么一点,从而短暂地消解不安。
“当我们主动选择做某些事情,而不是去做那些在我们看来最自然和最容易的事情时,真正的心理成长才最有可能发生。心理防御机制是内置的心理习惯,要想成长,我们就必须做一些我们可能不愿意做的事情,挑战这些防御。”所以拥有勇气去做可能不愿意的事情或许会得到成长。
“请尽量对自己保持诚实和不评判的态度。试着只关注事实(你真实的感受、你未经修饰的反应),而不是你觉得自己应该做出什么回应。不要逼迫自己做出改变。”这是使自己变得平和的办法。
“共情就是想象自己处在别人的位置上会怎么样,所以就情绪而言(进入他人的情绪体验),你要能够忍受那些情绪,这样才能与他人感同身受”这样看来,现在许多人所称的“共情”有些令人发指啊,她们只是在标榜自己而已,因为要是真共情了,就意味着他容忍了那些情绪,但其实根本没有,还是会出现冲突。
“羞耻感是童年困境的痛苦遗产,是最强有力、最不被人理解的情绪。这种情绪迫使我们过度依赖心理防御机制。”看到这句话有点顾影自怜地吵醒自己的童年起来。
“许多家庭不鼓励表达需要,重视自力更生。其结果是,这些家庭里的成员学会了否认自己的需要,并且往往变得极度渴望成功。”自己就是在这样糟糕的环境长大的,所以当失败时,就会变得有些面目可憎,无所适从,自我否定。
“对方可能对你在无意识中表达的感受做出了回应,而那种感受与你在意识中的意图恰恰相反。”这或许就是误解和被莫名憎恨的开始吧
“我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如果我们依赖的人无法与我们感同身受,我们可能会缺乏与他人共情的能力。我们真正地爱他人的能力可能会受到限制。我们可能会不够关心他人,过度关注自己,即“自恋”。或者,我们可能会发展出过度活跃的共情,过度关注他人的需要。”突然觉得自己一直被别人认为是怪异的行为的自卑感就得到了安抚,我不是怪物,只是他们无法与我的遭遇感同身受而已。
“同样地,请尽力抵制当今文化给每个人贴上诊断标签的趋势。虽然标签能为我们提供某些安慰,就好像我们真正知道某些有关自己或他人的重要信息,但实际上,这些人造的、割裂的分类掩盖了人类体验极大的多样性。人不等同于类别,没有人能完全符合任何类别的描述。请暂时把这种想法放在一边。请想想你独特的成长背景与人格,不要把自己塞进某个诊断标准里。”对于最近很火的MBTI,我会一直被网络上的说法牵着走,总是认为自己和现实生活中和我一样的人格的人根本不是同类啊,我内心就开始对此进行分裂,包括之前对自己抑郁症的划分纠结,让我变得愤世嫉俗,质疑人类,可是这一段话让我变得冷静清醒起来,得到了救赎。
四、言谢
作者在文章最后的致谢里写到自己是一个有十多年重度抑郁症治疗经历的人,而他能有如今,并写下这本书,他十分感谢当时为他治疗的心理医师,是他的心灵启迪师,他说这是一种存粹的巧合,他在生活中每天都会用到从那位医生那里学到的东西,即使是现在,他的精神分析治疗已经结束三十多年了,他依然经常想起对方,为对方给予他的帮助心怀感恩,而我想说的是我亦对他怀如此的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