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新春随笔:回家,过年

牛年吉祥

今年过年不一样,牛年本命年,十二年一轮回,然而疫情防控,回老家变得难度增加。回还是不回,纠结了好久,但内心驱使,在最后的时刻踏上了返乡旅程。虽然短短的几天,却让我收获很多,思考很多,庆幸自己那最后回家过年的决定。

从小到大,除2014年春节带队海外旅游之外,每年的除夕都是跟父母在一起度过。但就这一个没有在家的除夕,让我一直耿耿于怀。今年的春节有点不一样,疫情防控的关系,小朋友的学校要求学生不能离沪,家长万不得已,也不要离沪,加上老家的防疫政策扑朔迷离,核酸检测加隔离,其实老早取消了回老家的计划。家里父母,也已经做好了我们不回家的思想准备,虽然失望,但也实属无奈。

心中有一股念头,我是要回家过年的,因为无法想象两个孤独的老人,如何过年祭祖,如何吃年夜饭。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腊月二十八,上午动了念头,回家要核酸报告,要是临时想回去,没有报告可咋办?不如先做一个拿在手上,也浪费不了几个钱,说不定就会来一个说走就走的回家过年呢。

市区人多,核酸检测要排队,网上找了一家郊区的医院,约了下午检测。到了那里,登记、采样前后不到五分钟,剩下就是回家等结果。正常会没有问题,也就是我多了一个可以回家的选择。临近医院检测结束的时候,一位匆匆赶来检测的农村大姐,应该是在上海打工,跟我一样临最后时刻决定回家,赶来检测。她急切地问医生,晚上12点之前能不能出报告,她是要拿着纸质报告上火车的。

腊月二十九早上出门,带上回家换洗衣服,出门办事,盘算着中午出发,晚上能够赶到家吃晚饭。本来不想告诉爸妈,想给他们一个小小的惊喜,但上午老妈又来了电话,虽然只是简单的寒暄,我知道她的内心还是期待我能回家过年的。当我告诉她,正常我能赶回家吃晚饭时,我感受到电话那一头惊喜和兴奋。

晚上到家,爸妈已经准备好了一桌菜,有几个菜是老两口下午赶到镇上去买的,因为没有计划我们回家,所以之前没有准备太多。

小年夜的晚餐

晚饭的餐桌上,一起重新规划了除夕春节这几天安排。于是,除夕中午祭祖,把镇上的几个叔叔婶婶和堂妹都请到了乡下家里吃饭,一大家子围坐一起,用上朋友送我的精美圆桌餐具,过年的氛围一下子就起来了。

这才是过年

大年三十上午,老父亲一起准备年夜饭,做了他拿手的爆鱼,因为腰酸不能久站,于是他给自己安排了一个临时座位。我在忙碌的间隙,记录下这温馨的场景。

老父亲的专注

初二晚上,姐姐一家回到乡下,小聚一下,顺便把我的生日给提前过了。因为疫情,没有了往日的其他各种聚会,在家的时间倒也多了一些。往年过年规划的程序,今年一样也没有少。而且有了失而复得的欣喜。

初三一早,我就踏上返沪的行程,其实真正在家的时间也就三天四晚,除去外出的时间,可能更少。但这三天,感觉是满满的一个春节。家里老人高兴满足,我自己也是内心欢喜,为年前这个回家的决定而欢喜。

回家,过年,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事了!


2021年2月19日

周杰于上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