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你的名字》里的女主人公一样,上大学的时候,就想着毕业后去大城市打拼,我的很多高中同事,就在北京。
可命运捉弄人,没有好的学历,自认为能力一般,去北京,我能行么?至少我不愿放弃现在的稳定工作。
知道要去北京出差后,我一直都很兴奋,很多时候不是因为那个地方的吸引力,而是美好的回忆和牵挂的人。
我们提前一天到的北京,大概是晚上六点,前往目的地的路上人群熙熙攘攘,这里有很多老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北漂,第一次感到生命之渺小。
多少人背井离乡,前往北京,这里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多的学习机会,还有更多的金子。
给我们展示产品的那个人,语速很快,整个过程讲下来后觉得他很懂,肯定有钻研过,后来知道是从别的地挖过来的团队。
我被触动了,这么多人,想在北京生存,必须精通的东西。
和我们一起来尽调的是华夏银行投行部的一个人,整个过程没提问题,也不说话,给人感觉能力一般。
总行一起过来的那个人,就很懂业务,只比我大四岁,就已经当上了经理。
后来去另一家公司看,接待我们的人说,他和朋友一起吃饭的时候共同讨论了银监会的MPA考核对银行的影响,我又一次被触动了,大家聚在一起讨论商业,讨论生意,这是富人圈子经常干的事啊。
这里只要有点脸面的人,都在讨论商业,讨论趋势,因为北京的创业公司很多,风投公司也不少。
突然觉得,我和这里的年轻人,慢慢拉开的距离,是因为孤陋寡闻,就像蜀犬吠日,因为没见过,他们接触的人,所在的环境,决定了他们开阔的视野。虽然,他们年轻时,吃了苦,受了累,但熬下去,为了下一代。
直到现在,我还一直有颗心系大城市的心。
有段时间,我庆幸过,生活在二线城市,没有高昂的房租压力,每天下班后看书码字,如果是在大城市,做这些事的成本实在比二线城市要高。
现在,我知道,自己错了,大城市不仅有美妙绝伦的高楼,美景,学校和教育,更多的是快节奏,逼着你前进。来这里的年轻人都是勇敢的,他们知道,自己选择的是一条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道路。
对于那颗骚动的心,我是要采取行动的,考下注会,努力攒钱,学习翻译和口译,只有自己值钱了,钱自然就会来了,加油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