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美容连锁机构的利润分红机制调整案例

     超超美容机构(化名)老板董总找到我们,要求把目前的分红机制优化一下,我们调研信息如下:

      机构共拥有9家门店,门店实行利润分红激励机制,公司按级别每月给员工分红,其中店长拿3个点,美导拿1.5个点,技师拿1个点。刚开始实行的时候,员工信心满满,都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激励机制,但时间一长,董总还是看到了好多问题:员工责任心没有想象得高,业绩也没上去,据说几个店都还有抱怨的声音。

     我们调研后的分析如下:

1、激励失衡,门店所处的商圈不同,经营时长、会员客户数量不同等,员工统一按照利润的10%进行分红,有的店员工能躺赚,有的店却是亏损,好店也觉得没有劲头,差店也觉得没有奔头。

2、激励错位,美容院是客户体验感很强的机构,一切工作都应当围绕客户体验展开,而用利润分红激励员工,则南辕北辙,与经营客户体验存在方向性的矛盾。譬如公司反复强调拓展新客,可以从十个新客身上挣的钱,还不如一个老客户顺手加个美容套餐的钱多,而员工的利益与利润挂钩,自然对开拓新客户没有动力,只想诱导老客户多消费,甚至忽悠老客户。再譬如技师在服务过程中喋喋不休的推销,会令许多顾客反感,扭曲的员工行为背后,是扭曲的机制导向。

3、激励偏差,门店内部的分配比例,如果是事先不规定,员工心里没有底,可如果事先规定,又与员工的真实贡献比例不符,譬如门店分红30%给店长,可店长在店内的贡献真有30%吗?

4、综合分析,最大的问题还是利润导向与客户体验导向间有矛盾,用利润引导企业的经营管理 无可厚非,但仅用利润引导企业的经营管理,必会导致诸多问题:因为利润的来源有各种可能性:可能来自该赚的,应该省的,也可能来自不应该赚的,不应该省的,在经营客户体验的美容行业,以利润作为单一目标进行激励,由此产生的机制必然是扭曲的,属于急功近利,透支未来。

  根据以上分析,重新构造门店的分红激励机制:

   门店分红=(利润存量*10%+利润增量*30%+利润超量*100%)*客户黏度系数

  其中,考核周期为半年:

           1) 利润存量=前半年的月平均利润(新门店采用公司核定额);

            2)利润增量=前半年的月最高利润-前半年的月平均利润;

           3) 利润超量指超过前半年的月最高利润部分。

  如:2021年上半年,某门店的月平均利润为10万元,最高的月份利润达15万元。到了2019年8月,利润达到18万元,则0-10万元部分为利润存量,门店分10%即1万元;10万元-15万元部分为利润增量,门店分30%即1.5万元;15万元-18万元部分为利润超量,门店分100%即3万元。

  用这种方法,门店利润分红向增量和超量倾斜,对于亏损的店,要要减少亏损,利润增量和超量就是正的,员工也有分红可拿,就解决了激励失衡的问题。

            4)客户黏度系数=(本半年第客户到店人次*2+本半年新客户到店人数*4)/前半年客户到店人次*3

   如果员工不积极拓展客户,尽管分红比例高了,但客户少,黏度系数低,门店即使赚再多的钱员工分到手也有限,这样一来,员工自然会以顾客体验为先。

  那么,如何再分到员工头上去呢,答案是由门店自行决定,门店共有六七名员工,让员工自己提出分配方案,所有人签字,只要有一个人不签字,钱就挂在公司账上,什么时候签字,什么时候发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