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题】-12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定义】环境问题指由于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致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现象。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叫原生环境问题或第一环境问题,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叫次生环境问题或第二环境问题。环境科学主要研究的是第二环境问题。
【分类】第二环境问题又可以分为两类:生态环境破坏和生态环境污染。
生态环境破坏是指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或进行大型工程建设,使自然环境和资源遭到破坏,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盐碱化、资源枯竭、气候变异、生态平衡失调等。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有的甚至不可逆转。
生态环境污染,它是指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把大量污染物排入生态环境,使其环境质量下降,以致危害人体健康,损害生物资源,影响工农业生产的现象。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又有密切联系,二者具有复合效应。生态环境破坏可以降低环境的自净能力,如森林减少会加重大气污染,而生态环境污染又会降低生物生产量,加剧生态环境破坏。
【特点】包括广泛性、长期性、综合性、“报复性”。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一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因为:人类本身再生产的超越---人口急剧增长;经济生再生产的超越---经济发展的需求与环境资源的有限性不适应;以及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因素与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不适应。这是环境问题的根本所在。
全球环境问题
【含义】所谓全球环境问题是指针对全球产生直接影响的或具有普遍性且又发展为对全球造成危害的环境问题。也就是引起全球范围内生产环境退化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包括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生物多样性问题、海洋污染问题、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问题,以及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有人总结出当今世界十大环境问题。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口众多、生态环境破坏,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几方面。
【对策】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1、必须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因为人口增加就需要增加消耗,为了解决吃住的基本需要,就会不断增加对土地,森林等自然的索取,导致生态破坏。要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促使人们的任何活动都能考虑到是否对环境产生危害,或能否采取相应措施使对环境的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2、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大量的投入。这种投入包括财力,物力与长期之间的投入。现在环保年年欠账代价越来越沉重。3、依靠科技进步解决环境问题。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但也需通过科技进步来解决这些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