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 | 常用图表类型


推荐《数据之美-一本书可以学会可视化设计》
拥有什么数据、能得到什么数据、数据来源是什么,如何获取以及所有变量的意义是什么。怎么进行图表化展现,如何表述一个有价值的数据故事,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个数据故事,需要逻辑条理清晰,可以写下stepN,在每个step讲述什么故事。
比如:
按照叙述方式可以是:时间变化、由大到小、由小到大、突出对比、探究交叉点(银行活期利率=互联网金融利率 的原因,举个栗子,这是不可能的啦)、剖析原因(拆分:销售额=客单价*会员数)、异常值等。

常见图表展示方式说明:

基于数据的可视化组件:色觉暗示、坐标系、标尺、背景信息
色觉暗示:形状、颜色、大小编码数据,选择什么样的数据取决于数据本身和目标
坐标系:用散点图映射数据和与饼图是不一样的,散点图有xy轴,其他有极坐标、直角坐标轴
标尺:有意义的增量可以增强可读性,就像改变焦点一样。线性标尺、对数标尺、分类标尺、顺序标尺、百分比标尺、时间标尺
背景信息:读者对数据不熟,可以阐明数据含义和读图方式
视觉暗示:可视化数据的时候,用形状、大小、颜色老编码数据。位置、长度、角度、方向、形状、面积、体积、饱和度、色调(排列组合使用)


分类

整体中的部分
--饼图、堆叠横条图(建议饼图不超过8块,百分比按一定规则顺时针排序)


子类:可以层次结构,解释数据时很重要,而且出现不同的观点

--矩形树图:紧凑空间显示层次结构,面积和颜色结合使用(面积表达占比、颜色表达种类)


--马赛克图:允许在一个视图中进行跨分类比较

--旭日图:分析数据的层次及占比


--瀑布图:各个部分的的组成成分和大小

时序数据可视化

--条形图:对于离散的时间点很有用


--折线图:线条使趋势更加明显

--散点图:显示不同的点,数据量不大可以用线连接以显示趋势

--点线图:相对于条形图,更聚焦于端点

--径向分布图:与折线图类似,但是围城一圈(建议别超过20个)

--日历:星期的模式

空间数据的可视化

--位置:直接凭直觉将经纬度搬到二维空间

统计图表

--箱线图:比较标准正态分布、不同自由度的t分布和非对称分布数据的箱形图的特征


--子弹图:kpi考核常用,目的是看实际值与期望值差距
子弹图.png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