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带来的回忆

朋友C给我讲述了她和妈妈的故事。她和她妈妈两个人,打她记事起,就水火不相容。在她自己做妈妈之前,她从来不认为她的妈妈爱她。

随着年龄的增多,阅历的增长,她一点点地回忆起儿时母亲对她的关爱来。C和我讲起,约摸四五岁的样子,有一次她感冒高烧几天。平常里她妈妈对待她的态度很生硬,从都是强制、强迫她吃药、喝水。她反抗过,没有用,后来便接受了,只能听话。有一次妈妈拿着水和药来喂她的时候,没有那么强势,看着她因为喉咙肿痛,咽到一半的药卡在嗓子里又吐出来,流下了眼泪。她也哭了。小手搂住了妈妈的脖子。

她和我说,很奇怪,在过去那30年里,就从来没有想起来这个片段。有的只是妈妈的强横、专制。而在回忆起这个片段的时候,她甚至想起来自己当时心里的话:妈妈你别担心,我不会死的。我会很快好起来的。


C从很小的时候就对自己说:将来我做了妈妈,一定不会像我妈对待我这样,对待我的孩子。

她很努力地这样做着,力求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是她的温暖,爱。孩子很乖巧,在五六岁之前,基本上没有让C着过急。可是随着长大,叛逆期也好,学习等等各种冲突的加剧,她发现自己不可能在每一次都能用满意的方式和态度去处理孩子的事情。

她经历了很漫长的调整,后悔,自责,检讨…直到孩子蛮大了,她有了和不少的家长接触之后,有一天突然想通了:父母和孩子吼、和孩子急,是正常的和孩子的互动。

在那一刻,她终于开始接受她妈妈的选择和方式,开始接受她的妈妈。


每个生命的传承,来自于ta的母亲和父亲。

对于一般人来说,母亲除了代表生养、抚育,温暖,爱,还代表了自我表达,人际关系,包容…

一个人如果在心里不愿意接受ta的母亲或者父亲,就等于断开了与ta的母亲或父亲的生命力量的连接。这么说不太直观、不容易理解,举个例子:把一个人比喻成一部手机,ta自己是有充电功能的,但是当ta电量告罄的时候,需要连在电源上,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电量。

当我们有匮乏感,想要做什么事情,觉得力量不足够的时候,或许,我们:是时候需要连上电源了。

(文章里相关内容的公开,作者经过了当事人的同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