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一下本周要读的诗,如下:
上元 郭利贞
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
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
烂熳惟愁晓,周游不问家。
更逢清管发,处处落梅花。
下面我们依次按顺序介绍本诗,说诗之前提一下作者 ,全唐诗里一共一句话,乃是此人的所有记录,“神龙中为吏部员外,赋上元诗,与苏味道、崔液并为绝唱。”也就是说我们今天要读的这首诗,在当时评价是很高的,所以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一下该诗高在何处。
首先,我们来解题,本首诗的题目为上元,即在上元节作的一首诗,上元节即现今的元宵节。古代有上中下三元节,据说为中国本土宗教道教节日,对应道教天、地、水三官大帝,上元节天官赐福,中元节地官赦罪,下元节水官解厄。为求天官赐福,燃灯、赏灯成为了是主要习俗,并一直持续至今。所以本诗中也着重描写了燃灯、赏灯的盛况。
其次,讲讲格律,本诗为一首标准的五言律诗,即每个分句五字,两个分句为一句,共四句四十字(还有一种五言排律,句数会超过四句)。当然作为律诗不是符合以上条件即可,还要符合其他几个条件,第一,采用粘式律;第二,韵脚以平声韵为主,且一韵到底;第三,中间两句要对偶。
这里可能大家一下听到了四个概念,粘式律,韵脚,平声韵,对偶。对偶我们放到第四阶段来讲,下面主要说说前三个概念,说概念之前我们先说一下,我们的语言有一个叫声调的概念,大家应该都在小学学过,现在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也叫一二三四声。当然这是现在国家推广的普通话的声调,而实际情况则复杂的多,比如粤语现在还是九声六调。那么唐朝的情况如何呢?根据遍照金刚(此人名空海)所著《文镜秘府论》中记载,唐朝声调也多达九种,而南朝沈约把当时的声调仅定为平上去入四声,其实是非常粗疏的,但这种粗疏的分法的好处是更容易兼容天下四方的不同口音,所以后来以切韵为蓝本的唐韵及以唐韵为蓝本的平水韵,都选择了平上去入四声来区别韵字的声调。我们这里读的是唐诗,所以还是以平水韵四声的方式来确定诗句中字的声调。综上所述,平声韵的含义即为此字声调为阴平或阳平(非现代普通话一声二声)。韵脚指的是每句的最后一字,有时第一分句也会入韵,所以我们的格律诗有首句入韵与首句不入韵两种情况,今天看的这一首为首句不入韵式,这种诗有四个韵脚分别为华,车,家,花,同属麻韵部,首句入韵则有五个韵脚,一般来说律诗都会采用一韵到底的方式,即韵脚都来自同一个韵部(特例情况暂时不论)。
介绍粘式律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平仄,在声调的使用过程中,大家发现平声发音可拉长,其他三声发音相较平声为短,所以又进一步将平上去入归纳为平仄两种情况,发音长为平,发音短为仄,这时候我们格律诗又多了两种情况,即第一分句第二个字为平则称平起,为仄则称仄起,综合上面的首句入韵与否,就产生了四种组合,分别为平起首句入韵式,平起首句不入韵式,仄起首句入韵式及仄起首句不入韵式,此为格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律形式,据此再通过粘式律规则,就可以生成格律诗的四种标准格律形式,也是创作格律诗时,平仄合格方面的基本标准。那么依照前面的介绍,本首即为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那么粘式律有哪些规则呢?主要有三个基本规则,即替,对,粘,它们有一定的应用范围,替在分句之内,对在分句之间,粘在两句之间,下面我们通过看本诗的平仄如下:
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烂熳惟愁晓,周游不问家。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更逢清管发,处处落梅花。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如第一分句第二字陌与第四字灯平仄不同,代表符合替的关系,如果相同则称失替。同时,第一分句的第二字陌还要与第二分句的第二字门成平仄不同,否则为失对,同理第一分句第四字灯也要与第二分句第四字月平仄相对,以此类推整首诗的每个分句内都要做到不失替,两个分句之间要做到不失对,同时第一句结尾分句与第二句开头分句的第二字与第四字平仄要一致,不一致则视为失粘。即门字与城字平仄相同,月字与宝字平仄相同。综上所述一首五言律诗,要检查八处替,四处对,三处粘。都符合要求才可以算平仄合格的作品,大家可以检查本诗是否合格。关于格律还有一些内容,限于篇幅,我们放到下首诗再讲。通过简单的介绍大家可以看到,唐人为了使诗歌的音乐性表达更富有变化,通过对平仄声位置的规定,赋予了唐诗更丰富的节奏感。
再次,说一说起承转合,我认为的起承转合不仅仅是简单的律诗四句的名字(我们可以把律诗的四句从上到下依次称为起句、承句、转句、合句),他们实际上是一种律诗文体所必须具有的内容组织形式,一首诗意思是否通畅连贯,起承转合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这么说一首诗有了起承转合的组织,才能称为一首诗,否则只是四句诗而已,而四句各不相连的诗句是无法成为一首格律诗作品的,正如我们任何人都不会将一群不相干句子组成的东西称为文章一样。律诗也绝不是四个或更多符合平仄要求的句子堆砌而成,它有一套自己的内容组织逻辑,即我们说的起承转合。一般来说上景下情(起、承句写景,转合句言情)的作品,比如本次所读之诗即为此类,会在起句介绍时间、地点等要素并初步带出主题,类记叙文的开头,而承句是要在起句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扩张的,要从不同的角度凸显更多的细节出来,而不能一味的原地不动对眼前景物重复描摹,转句要将所要传达的情绪,不动声色的表达出来,让读者自然而然的进入到作者的情绪中来,最忌情绪出现没来由,合句的话要总结全诗,并且还要扣回起句,形成一个首尾相接的闭环。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今天读的这首诗,看其是否符合起承转合的要求,首先我们看起句“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九陌一出,地点基本明确为大唐都城长安,灯影一词点明了上元日这一大的时间,后一句的月华又进一步点明了具体时段夜间,首句清晰的通过诗句用语点明这首诗写的是都城长安的上元夜的盛况,有人可能要问千门呢?三个词已经把时间地点表示清楚了,千门就是凑个门面么?显然不是千门在此乃是用于引出承句,使起句与承句连贯为一体,怎么说呢?千门一词有两个含义,大家通过字典可查,这里是千家万户的门的意思还是宫门的意思,我认为是两种都有的,这也是唐诗或者说格律诗的魅力所在,用词意义多重,一词就能进行非常微妙的杂糅,这也是我们东方高语境国家非常擅长的表达方式,含蓄、蕴藉、双关。那么这个千门是如何与下一句有关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下一句“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倾城,全城,匝路,满路,宝骑,帅哥标配,香车,当然是美女座驾,全城男女都出动了,前面不用千家万户恐怕不够分量吧,或者可反过来说,正因为前面用了千门,为了描写这个千门的盛况,所以后面两句就围绕千家万户来写,用马与车两种事物,将男人女人一并带出,完成了对首句的扩展,首句仅说千门,而承句围绕此处,铺展开了一个男女全部出动闹元宵的盛大场面,同时九陌与匝路意思连接,千门与倾城意思连接,是唐诗贯用之章法,千门洞开乃有倾城,九陌灯集乃能满路。起句与承句介绍完了之后,我们继续看转句“烂熳惟愁晓,周游不问家。”刚才我们说上景下情,转句会入情,那么这个转句是如何入情的的呢,两个字愁与问,这都是人才有的情绪,所以算是妥妥入情,并且入情之后还描摹出了人们流连忘返的姿态。更是侧面衬托了上元夜的美妙。这一句的上半句,接起句的灯火、月华括以烂熳一语,下半句接宝骑、香车冠以周游之名,也是唐诗常见章法,可资大家玩味。所以这一句与上句以周游一词为连接,同样的合句也以周游为连接,周游之中虽灯火辉煌,然意犹未尽,自古兴之所致,必歌之舞之,所以音乐响起来了,一曲乐府横吹名曲梅花落,自然成了最好的选择。此处为啥选梅花落呢?因为此曲相传乃是汉代宫廷乐师李延年所作,唐朝时流入民间,成为了大众喜闻乐见的一首曲目,这里用梅花落乃是为了扣回起句,千门我们之前有说过还有一层宫门的意思,上元夜宫中也是大门打开和大家一起出来玩的,这一夜朝廷对百姓的态度用梅花落这首曲子的流传情况来表达,大约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第四、下面我们再来谈一下这首诗的对偶,对于对偶我个人的理解是对偶句的前后分句是一个整体,他们共同承担整句的意思,是密不可分的,两个分句缺其一就是不完整的,还有就是前后分句用词要相对。本首诗一共有三个偶句,起承转句皆为偶句,一般来说承句转句是必须采用偶句形式的(有特殊情况),否则不能称其为律诗。下面我们依次看一下本诗的三个偶句,起句“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大家可以看到对偶的基础是位置相同,词性一致,如九陌对千门,陌名词对门名词,九数词对千数词,连动词对度动词,灯影对月华,影名词对华名词,灯与月是修饰影与华的形容词。当然这是引用了现代汉语的讲法,古代是没有这些概念的,但古人还是按自己的方式寻求对偶的工整,精妙工整的对偶对律诗的价值是有目共睹的。另外一般来说首句采用偶句则不采用首句入韵,使平仄也能对仗工整,当然也有破例的,以后碰到会告诉大家。同时起句整体也是讲一个意思的,就是上元夜家家户户门前街道上彩灯相连,月光越过门前与灯火交相辉映。承句“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这一句的名词位置的安排与起句一致,动词处于第三字的位置,名词处于第二与第五字的位置。也是对偶工整的句子。转句“烂熳惟愁晓,周游不问家。”由于前两句釆用的句子结构相同,如果第三个偶句,还采用前两句的句式,必然使整诗看起来僵硬板滞,所以作者调整了第三个偶句的句式,中间第三字采用了虚字,盘活了整个句式结构,而这一个偶句只出现了一对名词,放在了第五字的位置。综上我们可以看到中间两句偶句是要尽量避免句式一致的,如果想要你的作品更灵动,减少名词,增加虚词不失为一个值得学习的方法。
这首诗用了兴起比收的方法进行创作,比兴是源于诗经的创作方法,简单解释赋比兴,兴就是以一物起咏而及另一物,如本诗以上元的灯起咏而及观灯、听曲;比就是以一物比拟另一物,类似现代汉语比喻,如本诗最后以梅花落来比喻官民同乐。赋就是极力铺陈某物,在一些古体长诗中运用较多,本首承句仅一句,于铺陈来说还是不足够的,所以一般律诗中赋的方法,并不常用。
第五、所谓物象,我的理解就是名词加名词前的形容词,古代无词性概念,则名词称物,物无法单独构成一个意象,与物前一形容词合称物象。如本诗的九陌,千门,灯影,月华,倾城,匝路,宝骑,香车,清管,落梅花皆是物象,而转句晓与家前为动词,所以无法构成物象。
凡能构成物象者,多有多重含义,需细细体察,比如之前讲的千门含双意,落梅花也含双意,只有体会了这些含双意或多意的物象才能更好的掌握诗人所要传达的深层意思,只有这样才能对诗意有更多理解。同时大家也要分辨有些双意或多意的物象,在本诗中可能并不复杂,仅有一层意思,比如本诗中出现的倾城,就没有倾国倾城的含义,凡此种种需根据情况进行区别对待。
所谓意境,我的理解即为物象与动词之间配合产生的情境,如本诗九陌与灯影之间用连字,描写路边灯的稠密,效果全出,让人产生遐想,千门与月华之间用度字,月上半空与灯交辉的效果也非常清晰的传达出来。限于篇幅下边的几处我就不一一分析了,大家可以自行分析感悟。
最后,补充几个背景,第一,唐代长安是有宵禁制度的,所以上元节是一年中难得几个不宵禁的夜晚对于大家异常珍贵;第二,上元这天是为数不多女性可以参与的节日,诗中也有所表现;第三,上元夜也是青年男女能公开碰面的时间,所以很多故事由此产生。
以上本诗就算是讲解完毕了,不尽不实之处欢迎交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