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笔记:观察一棵树,学会写作第一步(王一梅)

  读了那么多书,孩子还是写不出好作文;背了那么多经典名句,还是写不好作文;一句一句教,只会扼杀了孩子的灵性;抄优美句子,也只会消灭了孩子的创造力……

  听了王一梅老师的课,我受益匪浅,又带着孩子一起听了一遍。孩子听完就跃跃欲试,要写香樟树。认真听完,把笔记整理出来分享给热爱写作和即将爱写作的孩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观察:写作第一步

  看:阳光从树的缝隙中撒下,斑斑驳驳。

  闻:树叶的清香。

  听:风穿过树叶的声音。

  摸:树的疤节。

  感受:树的沧桑,一棵树,用年轮记录地球的色彩。

  一、认识一棵树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既然要写一棵树,首先就要认识一棵树,至少得知道树的名字。比如:银杏树、马褂树、槐树、柿子树、山楂树、桃树苹果树、乌桕树……

二、每种树的特点

  不管写人写景写物,都要了解其特点,抓住特点写。了解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去野外寻找要写的树,进行观察,也可以查阅百科。不同的树有不同的特点,有的花突出,有的叶子有特色,有的果好吃,有的树干很美……每种树都有花、果、树干、枝叶,但未必都写,抓住树最突出的特点写,分清详写和略写。选择写的树很重要,要选特点鲜明的树来写。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寻找树最美的风景

  文学是审美的艺术,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并对美心动,这很重要,有教育家说,教育的目的就是面对一丛野菊花,怦然心动。

  学会发现大自然中的景和物。如:夕阳西下,沙漠中一头骆驼在孤独地行走;夏天的清晨,墙角一只蜘蛛正在编织自己的网;春风吹来,桃花瓣吹落一地;秋天,满池塘的荷花枯萎了,莲蓬在水面矗立成一幅水墨画……

  除了大自然,社会生活中也有美好的景。如:一盏路灯照着即将离开城市的人;经历了城市沧桑变化之后的一座桥,一口井;一条等候晚归主人的狗;春节离开家,走了一段路,回头看见爷爷依然目送着我,直到变成小黑点……这是生活中最美的风景。

  留心观察哪个时间、哪个角度这棵树最美。学会从不同的纬度去发现这棵树的美。

  时间

  春夏秋冬,哪个季节这棵树最美?为什么?每天早、中、晚,那个时间段最美?为什么?下雨时,这棵树美在哪里?出太阳时,又美在哪里?树小时、长大时、老了,何时最美?为什么?

  地点方位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不同的地点方位观察一棵树,它的美也是不同的。远看,近看,俯看,仰看,或者从周围再中间。

  桃树开满了整座山,很美;屋前屋后柿子树,挂着一个个红灯笼,很美;倒映在河边的柳树,很美;院子里的槐花,落满整个院子,很美……

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方位观察树,树的美也是不同的。

  树的联想

  由树所在地点引发的人、动物等周边环境以及其它想法统称为联想。这些联想可以写进文章里。联想一旦产生了,这棵树就写活了,你的文章就灵动了。

  联想要从美出发。色彩美、大小对比的美、动静结合的美、情感的美。巴金说“情感推动笔尖”,写任何文章都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否则就是一潭死水。

  光,影、气味、声音、露珠、经过的云、树干上的蚂蚁、树的结疤……这些都是树的美,观察并记住这些,有了回忆,就会有画面感,再用文字表达出来,就会很轻松。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怎样寻找树最美的风景

  1、观察

  创作源于生活!未经观察,如何发现?长期观察,抓住特点。

  2、寻找美

  寻找就是探索,就是脑力风暴、就是调动经验细致观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很重要。

  3、审美

  色彩美、大小对比美、动静结合美、情感美。

  4、联想

  不要只写眼前之景。

  四、写作线索

  以主角树为中心,去找线索就是写景作文。

写景作文

1、景物顺序、观察

  2、叙事为线索,想象

  3、情感为线索,情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发散性思维,一幅作文导图就是一篇文章,就是一次思维过程。

  很多时候作文类图书都在讲述理论,我觉得要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要有审美能力,要有文字感觉,要知道自我的表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