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娃做个榜样,我学了半年口语,居然拿到了奖学金

自从报了个英语口语班,开始混迹于一个年轻人的群里,年轻到什么程度呢? 都是98后,00后,我进去就是阿姨辈的。这个班每天要在群里打卡,在半年时间内,达到标准,就可以得奖学金,奖学金的金额等于你交的学费,也就是达标的话,你就免费学了半年。 

其实吧,这个学费就是跟小姐妹聚一餐的费用,但是人呢,都有一股不服输的劲。你说侄子侄女辈的年轻人都在拼,每天不是早晨5点起来打卡,就是晚上12点还在奋斗,有的同学居然凌晨2点还在打卡,不由得感叹:现在的年轻人好拼! 

我每天会花40分钟学习,拿着手机跟读,对了可以拿金币,错了软件会提示你重读。每一课至少得2颗星才可以进入下一课,看看,现在都是“升级打怪”的游戏思维,人都需要被奖励,那种成就感、获得感可以持续推动你往下走。 


半年时间,我实际学习的天数是136天,以下这个是我的学习数据:


这个学习的过程充满了趣味和挑战。第一个月的时候,由于很久没有说英语了,才练习了一周,就觉得舌头酸疼,捋不直了。然后每天早起本身就是个挑战,但除了早上,我也没有别的时间了。于是每天早上7点起床先给娃放他的英语课文音频,再吃早饭,然后开始40分或者更多时间的口语学习。

每当有动摇的时候,像这样的画面总是能激起我的斗志:


这个懂你英语真的很“懂你”,总是适时地给你激励,让你有了想要再多坚持1天的冲动。以至于过了最难熬的第一个月,真的哪天有事没学,晚上睡觉不踏实,总觉得空落落的,那种“自省”的精神开始提醒你。这也是我们作为父母,最想要给孩子“植入”的概念。 

我学习这个课程的初衷,是想给娃立个榜样。 他英语学习总是疏于打卡,觉得开口朗读是一件无法坚持的事情,更别提开口说。作为“哑巴英语”的受害者多年,咱们出去旅游见了老外,哆嗦着不敢说,连问个洗手间都觉得口难开,在这个全球一体化、“地球村”的时代,难道我们的娃还要依靠“翻译机”?更别提各类英语竞赛、演讲,看着国际学校的牛娃发挥“美式”幽默,侃侃而谈,我们一路公办学校上来的孩子连理解意思都费劲,更别提参与了!可是“存在感”这件事,对于00后的娃来说是一件多么多么重要的事情啊! 

自从我报了这个班,一有空就学习,特别是过年7天,天天抱着手机刷口语,我娃叫我,我头也不抬,没空理他。估计他从没见过我学习得如此“热血”,也搬个凳子坐旁边开始看他的《书虫》系列。偶尔也会帮我刷几道题,念对了,得了金币,高兴地又蹦又跳。人啊,就是需要被肯定的。学习这么反人性的事情,你要让他靠人管着,催着,唠叨着,怎么能够学好呢? 

就这样,一路下来,我顺利拿到奖学金,平均每天学习时长50分钟,最多一天居然连着学习了3个小时! 这种不知疲倦的感觉真好,至少比追剧淘宝好,学完很有成就感,还能得到儿子的肯定“妈妈你很棒啊!今天又学习了耶!” 这种美滋滋的感觉,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现在我们一起规划了接下来的学习内容: 我继续早起,学习商务口语顺带练习瑜伽;

儿子呢,每周2天学习ppt,2 天做好词好句摘抄;5天群里英语朗读打卡;7天睡前读课外书半小时。

看看,从前的贪睡,懒惰,扯皮,磨蹭,都因为这半年的经历,有了质的改变。我们都变得自律,讲理,上进。亲子关系也好了不少。现在见面都问: 今天你学了吗? 再也不像从前给对方各种挑刺。

三 

其实,不管是孩子的学习问题,还是我们自己成就的问题,很多时候,归根结底,无外乎“自律”二字。

作家村上春树,从33岁开始跑马拉松,已经跑了30多年,他一边坚持跑步,一边坚持写作,可以说,跑步在他的创作生涯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长达四分之一个世纪里,日日坚持跑步,各色各样的思绪从心底涌起...... 他让跑步变成了习惯,变成了生活不可切割的一部分,从而使得他身体强健,同时创作的灵感源源不断,没有枯竭。自律让他成为一名“专业”的作家。

彭于晏,这几年很火,连续出了不少好作品。大家对于《邪不压正》里其好身材印象深刻。在他的成名作之前,他经历过很长一段灰暗的日子。  那么,他是怎么走出低谷,让世人看见他的实力的呢?

答案是:自律、拼命。

由于电影《翻滚吧,阿信》里面,有大量高难度的体操动作,很多演员放弃了。但彭于晏迎难而上,所有动作都自己上。苦练8个月,几乎每天都要进行10小时以上的体操练习,单杠、吊环、鞍马无所不练,后来体操的所有项目他都学会。为了保持8块腹肌,只吃水煮餐,不加任何调料。

有了这部电影的成功,他的事业才开始有了起色。

后来,他每拍一部戏,就学会一项技能。自律和拼命,足以成就一个人,让其从灰暗走向灿烂。

自律的开头,是一段难熬的时光。

但自律的坚持,最后都能带给你美好。

四、

毋容置疑,自律即自由。

当一个人常年严于律己,自我约束,或者保持身材、或者精通一项技能、亦或者维持一种专业的水准,TA 就有了选择的自由。 

且往往越是成功的人,越是自律。

球星科比凌晨四点半就在球场训练、罗振宇早间60秒的语音、高产作家严歌苓每天至少写作6小时,隔一天游泳1000米,几十年如一日。

大家都被春晚上的闫妮惊艳到了! 奔五的年龄,不仅成功瘦身,还拥有了让人羡慕的马甲线。 

站在女儿身边,简直是一对“姐妹花”。


闫妮分享减肥主要是靠运动,坚持跳减肥操,严格执行运动计划。平常就吃5分饱,连自己最爱吃的牛肉面也戒掉了。 减肥其实非常考验毅力,一个人能对自己“狠心”,才能有这样的效果。




我有个朋友penny, 从小非常独立,初中开始自己打工挣学费,大专毕业以后独自在异乡打拼。从读书到找工作到现在35岁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她总是说能自己搞定的事情,从不麻烦家人。一直坚持深挖自己的潜力。

工作以后坚持自考,在拿下了本科文凭之后,跟别人学习做业务,找供应商,一步步积攒创业的资本。她创业的钱也是东拼西凑找朋友借的,但就是不肯接受家人的资助。她说,只要她接受了,就会动摇,万一做不好,也会产生“大不了我就回老家”这样的念头,但是她不允许自己退缩。

常年的自我约束,让她比同龄人进步更快,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自律带给我们的,就是一种信仰般的力量。让你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主动遵守原则,循序渐进,为你徐徐展开充满希望和光明的前程。让你有了选项a 选项b之外的更多选择,选择的自由。

再说回来,教育孩子这件事情,十月怀胎的时候,是最幸福的时光,憧憬着各种母子相亲的温馨画面。

一旦娃出生了,会跑会跳会说话了,真恨不得在ta 身上装个遥控器。等到了上学的年纪,作业、考试、小升初、初升高、青春期,似乎每个环节都能起冲突、起摩擦。做妈的鱼尾纹、法令纹哪一条不是养娃留下的痕迹?

我们都希望有一个自我驱动的孩子,特别在学习上。都说不写作业时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呜嗷喊叫、连骂带教,让路人耻笑,邻居不能睡觉!

有妈妈说,如果烧香拜佛能让我儿子自觉学习、成绩稳定,我愿意天天去供奉!

可是,自律这件事情,不是应该给娃一个参照物吗?

如果一户人家的大人每天捧着手机刷刷刷,从来不去书店,也没有睡前阅读纸质书,这家的孩子大概率上对于读书学习没有天然的习惯,只会完成任务一样去对待学习。

如果大人不喜欢谈论电影或者书本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的历史背景和性格特质,孩子也天然的觉得深度思考没有什么必要,更无法从中得到乐趣。

如果大人没有长时间在一件事情上做过坚持和努力,孩子的专注力培养注定是一桩异常辛苦的事情。他没有看到所谓的“自讨苦吃”到底能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和甜头。凭什么你吼了你叫了你捉急了,TA 就得买账?

自律,本身是一件自讨苦吃的事情,但它可以带来的奖赏一定远远大于吃苦。

自律这件事情并不难做,孩子只是需要“看见”希望,“尝到”甜头,“赢得”肯定,这就是父母能做的、榜样的力量。

六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那么,不妨在"唤醒”孩子之前,先唤醒咱们父母深埋于体内的那颗“自律”的种子,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微信公号:xinlamian321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