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把《情绪》那章认真地看了遍,书中说的很多观点,说到我心坎里去了。让我想起我的小时候,早听说过,现在的你,不是突然就有了的你,你的一切行为都可以追溯到你的小时候。简单点说,就是别看你现在是个成年人,可能心智还是个孩子,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巨婴。比如这章里说到的情绪,在孩童时,我们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会处理外界甩给我们的情绪,这时需要成人疏导,如果不是疏导而是阻塞,一直到成年我们都不能自由,做不了自己的主人。
什么是自由,其中包括了情绪的自由,也就是做自己情绪的主人。简单概括就是二个方面,一是我能管理自己的情绪。比如我此时的情绪状况是我在哭,内在的情绪可分为几个层次:第一层,因为你对我说话的态度和语气让我生气。再深一层,通过你说的话,让我明白你根本不在意我的心理感受,我很伤心。再深一层,你我之间没有关爱,这段亲密关系里不论是言语还是行为,我们更像是室友,我很痛苦。更深一层,我还不能及时摆脱它,也就是说我要在这痛苦的泥沼中挣扎很久,我很绝望,由此我更是可怜的。
二是我能从外界抛来的情绪中剥离开来,不受它影响。比如我之前看到过的一个例子,儿子说同学骂他很蠢,虽然已经警告他很多次了,但每次看见儿子,同学都要骂他很蠢,儿子深受困扰,向妈妈求助。这位妈妈教了儿子一个方法,在同学骂你很蠢时,说“谢谢”。这个妈妈的理由是,教会孩子正确看待自己,正面评价自己,同学骂我蠢,而我的自我评价我不蠢,既然这样我为什么要因为他人的错误评价而难过呢?蒙氏教育法告诉我们,当我们能够很好梳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时,就能从外界抛来的坏情绪中,将自己剥离开来。上面的例子,同学骂我蠢,我能判断出他是有坏情绪的,他以作弄我使我生气,而他便会哈哈大笑,我可以置之不理,然后继续自己的工作,或者只是相视一笑,让他冷静会儿。
我被以上二个方面的情绪管理总结,深深感动了。我身边太多太多,包括我自己,很多人都不能够做到,我们成人太易怒了。比如,一个同事来找档案员查找档案资料,档案员手里正有活儿,指着对面的柜子说:“就在那,你自己找找吧。”同事说:“你怎么做事的,当然是你给我找,你倒使唤起我来了。”档案员一听,顿时冒火了,之后可想而知啊。我们成人好像每个人都随身携带着炸药包,随时准备爆炸。
再说个我的例子,一次洗澡洗一半停水了,还是冬天,我说冷死了,婆婆突然来一句,活该。我确定我没招惹她,我的炸药包要不要爆?试着来梳理这个情绪,1.婆婆她有坏情绪,此时她已经是一个爆炸了的炸药包。2.她把她的坏情绪踢球一般踢给我了,她不确定我是不是会接,她只管踢过来。3.如果我接过这个炸药包,我必定也要被炸伤,很快我的情绪也会与此时的婆婆一样。4.如果我不接,那么方法是?我选择不回答,不说话,回自己房间了。
我有没有从外界踢给我的坏情绪中,将自己剥离开来,完全取决于对自己的客观正面评价,以为对情绪的正确认识及梳理。人人都有情绪,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我们成人要引导孩子,正视并梳理自己的或踢给我们的坏情绪,让坏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在这一点上,我首先得让自己做到,否则,作为妈妈的我,既不能帮助孩子梳理自己的情绪,还会把我的坏情绪,一股脑门儿地全倒给他,事实上,我真的这么干过。想到这,我很懊悔,感谢这本书,它改变了我。
育儿更是育己,你首先得改变自己。起初我不懂这句话,现在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