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跟着外教就能学好英语么?

有些年轻的父母认为自己是被“哑巴英语”耽误的一代,为了不让孩子也被耽误,双语和纯英语幼儿园越来越受欢迎。幼儿园里,来自英语母语国家的外教已经成为了标配。这种幼儿园收费不低,却又非常抢手。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让孩子拥有国际化视野”、“孩子提前学英语,以后学起来轻松”。

虽然有不少家长听到孩子唱的英文歌就感到很满足,很幸福。但是还有不少家长认为钱画冤了。

“孩子不愿因主动说英语”、“自己在家里教也差不多”、“英语说起来味道还是不太对”。

给宝宝请个外教,就能轻松的学好英语么?

我们先来看下中文和英文的差别。举个例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英文翻译是"Is it not pleasant to learn with a constant perseverance and application?"。从这个翻译上,我们就能看出中文和英文的一些不同。

1.英语和汉语词语含义不同。例子中,中文有9个字,英文需要12个单词。英文翻译中的is、with等词在汉语原文中并找不到字来对应。汉语原文中的之、乎也没有对应的英文翻译。

2.英语和汉语的逻辑结构不同。我们都知道定语是起描述和限定作用的,中文里定语一般是前置的,英语一般是后置的。就像上面的例子,中文里先说场景“学而时习之”,然后再问开不开心。英文先问开不开心,然后再说场景。这个差别在写作时特别明显。英文论文中经常出现长难句,大多上都是由从句一点点套起来的,但这非常不合符中文中前置的习惯。

3.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表现。比如说这个翻译很正确,但不完整。正确是指包含的内容全且表述准确,不完整是指没有翻译出原文的韵味。想象一下孔夫子穿着长袍,款款而来,微微一抱拳,说"Is it not pleasant to learn with a constant perseverance and application?"的画面,满满的违和感。

英语和汉语在词语、逻辑、文化上都存在明显的不同,如果说词语、逻辑可以靠反复的练习和训练,那文化呢?我的外国朋友总会用“不合群”来形容中国留学生。即时克服了词语和逻辑,仍然存在着难以逾越的文化障碍。说到文化障碍就想多说一句,其实文化障碍在国内也会遇到啊,北漂、魔漂经常会觉得北京上海没有归属感,实际就是缺乏文化认同,有些文化障碍。说到这里,大家也应该明白了吧,文化是学不出来的,文化是活出来的。也许你可以在万圣节给孩子精心打扮制作面具,但是你能想清楚为什么要扮鬼,为什么要庆祝鬼节么?

如果真的希望孩子接受西式文化,或者已经有移民到西方国家的计划,那么请个外籍保姆会比找个外籍老师效果更好。如果是为了学好词语、逻辑,重要的老师本身,而不是他的国籍样貌。现在很多中国老师的英文发音、逻辑都相当纯正,而有的所谓外籍教师,却有着重重的口音,各位家长要做好把关工作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