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说过天赋型和技术型的人才。上学时比成绩,工作后比财富。
上学时,把学霸分为两种类型。(对事物分类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①天赋型。智商天赋很高,很聪明,记忆力,理解力都很好。一学就会的那种。其实这种人在学生总数中所占比例不多且不可复制。多年之后可能会伤仲永,我记得宁铂说过类似的事件。
②技术型。通过自己科学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步步为营,自己做的题,分析与正确答案的异同,思考解题思路,为什么第一步这样想?什么情况下这一步要这样想?优化解题步骤,大量重复记忆二级结论,知道解题的精确步骤。而且这是可以复制的。科学的安排每一个解题步骤。
财富也是如此。
①天赋型。就是富二代,富三代,富N代。家里有钱,不需要通过自己的多大的努力就可获得财富。不可复制且抗风险能力弱。成为富一代是可能的,但成为富二代,这是投胎问题,自己基本无法左右。
②技术型。通过自己的能力提升进而提高赚钱能力,不断优化赚钱方案,打造多元收入模式。学习能力极强,在怀疑中理解→了解→掌握→应用→内化。可复制且抗风险能力强。
龟兔赛跑中,兔子就是天赋型选手,乌龟是技术型选手。
龟兔赛跑中,兔子就是天赋型选手,乌龟是技术型选手。兔子依照天赋,奔跑是它的强项,这还能输,干脆就开始麻痹大意地睡起觉来,古语说道:“满招损,谦受益”。一点不假。
对于技术型选手乌龟,明知道自己不如兔子,但并没有自暴自弃,放弃努力,它知道,它的技术就是坚持走下去。每走一步,它都离终点更近一步。
立竿见影,这样面子上好看,如果还停留在面子上。
穷人思维才在乎脸面,富人思维才在乎价值。
穷人在怀疑中拒绝,富人在怀疑中了解 → 理解 → 掌握 → 应用 → 变现。
穷人在乎立竿见影的成功(所谓的“暴富”,这样有面子),富人在乎长久的成长(所谓活在未来)
At the 4th, 5th week I experienced some improvement in the tasks I could finish up - and the number of completed pomodoros was around 3 or 4 per day.
在第4,5周,作者已经开始进步了,所以凡事都有个过程。
一般人不能客观地评估自己,往往高估自己的优势,而低估自己的劣势。
人家都有4,5周,自认为自己用一周就可以,一周后被现实打回原形,灰头土脸,垂头丧气。信心大跌,发誓要用一天改变,来找回面子。O(∩_∩)O哈哈~。
结果还没一天,又打回原形。如此恶性循环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