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文章配图,无意中翻到这个公众号,这是个服装穿搭类的公号,公号名字里带一个“Sophia”的标识,这让我想起另一个也叫Sophia的女孩。
那个女孩叫林,不是当时流行的给女孩起名的“琳”,乍看她的名字不见人,会以为这是一个男孩子。林不但是个女孩,还是个很漂亮的女孩子。
大学迎新晚会上,林唱了一首英文歌曲,歌曲开头两句是:I'm a big big girl !In a big big world !林的声音算不上多么清亮,但英文发音却很饱满标准,尽管没有任何伴奏,林的清唱却赢得一片掌声。
一曲终了,有男生喊了一嗓子:“再来一首!”林当然没有,她有些腼腆地笑了笑,然后静静走下舞台。
说是舞台,不过是众人围成的一个圈。那是上届学姐学长们为了迎接我们这一届新生特地组织的一场晚会。
林,一来就引起大家的注意,不仅因为林的漂亮。
林的漂亮不是普遍意义上的漂亮,不像别的女孩把漂亮画在脸上,林的漂亮有点像中国的写意山水画,看不出来到底哪个部位最漂亮:尖却不过分的下巴,高却不算挺括的鼻子,不算大的眼睛,皮肤也不算十分白皙。看着都不突出,组合到一起便产生了一种超尘脱俗的漂亮。
林被人关注,还因为她一来就是我们这个新生班的女班长。
对班长这个位置,林一直当成负担。那会儿我们隔壁班也有个女班长,人称“铁娘子”。那个来自市里的高个子女班长天生对权力有着强烈的热衷,把班里的活动组织得风生水起,每次系里的各项活动都能看到她活跃的身影。
林,似乎被放错了位置。就像我当时也被错误安排为文艺委员一样,机缘巧合,我们都被放在和自己个性不适合的位置上,所以,林的感觉我能体会。
别小看大学时一个班长,上至老师和系里领导,下到每个同学,既要处理同龄人关系,还要跟师长辈的人相处,大学时候的师生关系已经不是小学时候只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行,牵扯到很多利益关系,关系到各种荣誉,混得好的能从中得到不少好处。
显然,林不喜欢也不擅长处理这种复杂的关系。她就像我们同龄人中的一个普通女孩一样,只想简简单单度过自己的大学时光,留下一份美好的青春记忆。
作为旁观者的我能感觉林的疲惫无奈,她几乎被各种活动推着往前走,尽管她也很尽心尽力却并不快乐。我比别人更清楚她的不快乐,因为我们不仅是同学,还是同一个宿舍的舍友。
我和林应该算有缘,同属班委又同住在一间宿舍,但我们却始终没有成为朋友。
林和几乎所有人,都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她不像一般的女孩子一旦和谁关系好,就恨不得天天黏在一起,比如我和宁,上课下课几乎形影不离,连体婴儿一样。
林大学期间几乎没有一个好得分不开的朋友,她对谁都是淡淡的,不刻意讨好谁也不显得讨厌谁,于是谁也跟她不远不近的。
二十来岁的年纪,正是感情最为丰沛热烈的时候,即便不谈恋爱,我们也时常热情澎湃,为了组织一场活动争论得热火朝天,激动得睡不着觉,为了一场不愉快气的吃不下饭,感情像火一样热烈,也像风一样猛烈。
这大概是那个年龄的人特有的,热情而容易冲动,做什么都凭着一腔热情,热情有余而冷静不足。
但林和我们不同。大学几年,无论在班里还是在宿舍,很少看到她特别激动或者特别难过,没有大喜亦没有大悲。她的情绪就像一波平静的水,除了微微有一些涟漪,掀不起什么大的波澜,似乎什么都激不起她的热情。
刚开始还觉得没什么,毕竟刚认识大家都不熟,保持距离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林直到毕业都和大家保持着客客气气的关系,隔在林和我们之间的到底是什么?
在我心里,林就像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人,我们只能无限接近却无法靠拢。她那么漂亮,在我们心里高高在上,也许是不屑于跟我们这些丑小鸭为伍,或者她内心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碍,阻止她不能像我们一样尽情释放感情?
一般像林这样漂亮的女孩子,在大学里不缺男孩子追,曾有男生半开玩笑地说林是他们宿舍卧谈的主要对象,对林倾慕的男生应该不少。
按说这个年龄的女孩都喜欢有男孩追,但林对周围的任何男生都没表现出多一点热情,也没听她说起哪个男生让她仰慕。可能是我们那所三流学校确实没有出类拔萃的男生,没有值得林动心的异性。
直到毕业,尽管周围不少校园情侣分分合合,林却始终没有和任何一个男生擦出感情的火花,哪怕一点暧昧也没有,她和任何人之间都没有感情纠缠,从始至终都清清爽爽的。这似乎没什么不对,但又不太正常。
作为生活在林身边的人,我知道林一点都不复杂,尽管她的内心从不对外界打开,但我还是能感觉到她是一个没什么心机的善良女孩。
她没有想过利用谁,也没想过巴结谁,更没想过借着谁的力量往上爬,尽管她有很多机会,也清楚别人的手段,但她始终都保持着自己的简单洁净。所以,即便我并不习惯她清冷的个性,不曾和她深入交往,也始终把她当作值得尊重信任的朋友。
在她眼里,我或许是一个我行我素的人:会周末躺在床上大声唱歌,会分享自己的日记给宿舍姐妹,遇到高兴事儿毫不顾忌形象地大笑,还喜欢在宿舍熄灯后点蜡烛写日记。对于习惯了中规中矩的林来说,会不会有点羡慕我的自由放任?
当然,现在的我也不再那么放任自己了。很久没有开怀大笑,很久没有大声唱歌,每天说一些中规中矩的废话,和周围的人都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和谁都是淡淡的关系。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现在的我活得越来越像大学时的林。
我知道林内心有一个big big world,就像她在歌曲里唱的那样。在那个世界里,她还有一个名字叫Sophia,那是她为自己起的英文名字——我在她笔记本的扉页上看到过。
她喜欢英文,她的纯正发音绝不是偶然,来自她多年的练习。课余时间经常见她拿着一本小书练习发音。她有一个做翻译的梦想,虽然当时看起来几乎不可能,但她一直在努力。
林并不像她外表看起来那样高高在上,相反她内心可能比一般人更脆弱,所以紧紧把自己包裹起来。
她有夜盲症,一到晚上就看不见路,需要我们宿舍姐妹拉着她的手才能走下黑暗的楼梯,那时候的她显得那么无助,尽管脸上依然平静如水。
有一次她用同样平静的声音自言自语般说道:“看来我现在就需要学着认识盲文,万一哪天真的彻底看不见了。”她的话让我几欲落泪。
虽然我和林没有过于深入的交往,然而我们并非没有交集。比如我被大家从入学叫到毕业的昵称,最初就是从林口中传开的。
在我的毕业纪念册中,林又一次确认了她对我昵称的专利权。也许因为就要毕业,林一反常态在毕业纪念册中袒露内心,羡慕我的热情似火,佩服我的自立自强,并祝愿我实现自己的梦想。
毕业后,我们再也没有重聚过,彼此都没有消息,一两年后陆陆续续听到有人结婚了,生子了。
偶然在别人空间里看到林的婚纱照,照片里的林穿着洁白的婚纱,矜持地笑着。旁边的新郎胖胖的,五官端正,跟林的颜值有些差距,让我觉得配不上林。
后来再没有林的任何消息,我们像人海里的两滴水,很快就湮没无闻了。不知道林是否找到了自己的快乐,是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祝愿林找到自己的big big world,祝愿林早日成为Sophia。
2023-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