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连续上了两轮一二三阶,主要呈现和探索的是副型的功课,直到最近才慢慢看到副型的部分也是主型在驱使。主型的形成主要来自于妈妈(9号自保),我从几个月大起,爸爸(压力3)就经常出差不在家,照顾我的主要是妈妈,从小我就与妈妈共生在一起,吸收并相信了妈妈“要忍、要善良、要付出”的生存法则(当时妈妈压力到6),当我执这一法则无法给我带来好的处境,反而一再印证这样会受到伤害时,我便产生了不信任,不信任他人,不信任自己,怀疑老天对我和妈妈是不公的,渐渐地我无法轻意靠近他人和打开自己,甚至怀疑自己已无能为力,不可能靠一己之力存活下来,这便驱使我去寻找一个依靠,靠着这个依靠来解救我的生活我的未来我的一切,形成了我一对一纠缠的副型。
一、震惊点:在过去生活中遭遇的震惊点(失败点)(人格模式在现实生活中行不通的地方)
1、高考落榜
在家里没有地位,我忍了;满足爸爸妈妈各自的新家庭,我忍了;没有固定的住所,我住校住亲戚家自己租房住,“无家可归”,我也忍了,我把高考看得很重要,孤注一掷地认为通过高考我可以结束这些苦难,不用再见到这些让我受苦的人。可是第一次高考我落榜了,差五分,备考时我就是使不上劲,还幻想自己有最后一张王牌——爸爸不会让我读不上书的,他一定会帮我解决的。的确可以通过关系多交些费用就可以上大学的,妈妈也鼓励我直接上,顺利完成学业。可爸爸不支持,说没钱。我当时比较倔,不服气,觉得自己再读一年一定可以考上。于是我选择复读。这一年里,我故意不在爸爸家住也不在妈妈家住,和另外两个同学住一起,一副心无旁骛的样子。可实际上我心态不好,充满各种幻想却不脚踏实地,在复读班老师对学生也不会有什么期待和鼓励,全靠自己,我挺自卑自认为不如别人没有竞争力,结果高考还不如第一次。我很害怕没有书读,爸爸一筹莫展,说要不再读一年,我认为我再也消耗不起了,一心一意地认定只有逃离这种家庭才能开启自己的人生(我填报志愿都是离家很远的学校)。我自己问同学问朋友有没有其它途径,最后姨妈帮我找到一所学校,但是要交两万五才能录取。妈妈是肯定拿不出这么多钱的,爸爸被阿姨(应该是反6)控制着,阿姨不愿拿钱出来,为此爸爸和阿姨还争吵打架。我觉得我是没有希望读大学了,我自己不争气这么差劲,爸爸妈妈又指望不上,我已经没有家可以容下我,我的人生就要毁了,我想都不敢想以后自己会是什么样子,沮丧至极,昏天暗地,甚至认为自己活不成了,老是痛哭失眠做恶梦被吓醒。
当时爸爸和他的兄妹以及奶奶一起,跟爷爷闹矛盾互不相认有两三年了,我不知道怎么的突然想到了去求助爷爷,从小爷爷就不喜欢我也不认可我,我很怕他也恨他,可是当时我认为爷爷就是跟我处境一样,同命相怜无依无靠,我决定试一试,把爷爷当成我最后的救命稻草,我把自己所有的心里话都先写下来(因为担心自己情绪失控表达不好),很紧张地鼓起了最大的勇气去找爷爷,我把写好的都诉说给爷爷,爷爷孤单地生活了这些年,也许是跟我这个孙女有了共鸣,他愿意资助我(其实这也是爷爷向我爸爸示威和嘲笑的手段)。就这样,我很幸运地靠着爷爷离开家乡上了大学。
大学四年的寒暑假,我都回去跟爷爷住一块(我把爷爷当恩人,他年纪这么大了孤苦伶仃,我没法忘恩负义地不回去看望和陪伴他),我住在唐妹的房间,和她睡一张床。我知道爷爷的心愿是让家族重新雄起不让人小看,可是我没有这么大的能量去实现,我又用我贯有的模式忍着和其他人相处,没有也不敢有自己的想法,先忍着听话照做。
2、找工作和找对象
大学毕业后我不想回家,去广州和同学租房找工作,我很矛盾,一方面认为自己必需找到工作独立生活,另一方面认为自己没有什么能力不可能找到什么好工作,意志不坚定,一两个月都没有找到固定的工作,还需要妈妈支助生活费,刚找到一份自己有可能喜欢的工作,还没上班,妈妈就把我叫回家了,觉得这样在外面耗费不如回家。我回家后待不住两个月,又去深圳找同学住一块,打算重新找工作,也是不到一个月,工作还没找到,妈妈又把我叫回家,托小姨(3号自保,也是压力状态)给我找了一份在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的工作,我住在小姨家,和小姨睡一张床,一起生活中和小姨牵扯了许多利益关系,因为她给我找了工作还“收养”了我,我只能忍着,心里强烈地充满了寄人篱下的伤感,加上在政府部门上班各种势利和排挤,我何时才能忍到头呀。我很想快点结婚有自己的家。家里人和朋友介绍了许多对象,进行过很多次相亲,都没相互看上,心里挺沮丧的。后来跟着同事凑热闹上了一个婚恋网,我没想着要主动发信息所以只是注册了账号没交钱,我认真的写了自我介绍并放上几张好看的照片,就等着有人看到我并主动给我写信息。果然有好些人联系我,为了能准确地把找我的陌生人的年龄工作爱好学历……等信息一一和人对上号,我还做了一个excel表格,是不是符合我理想的便一目了然,是不是真诚的也大致心中有数,我可以选择性的回应,有电话联系的,也有见面的,但都没成,因为几本上他们都会奇怪我为什么连个家都没有,不住在“自己家”而是住在小姨家,我特别自卑,能支撑我一次次坦诚解释的是我一直心存美好,我想找到情投意合的人而不是只会像查户口一样盘问我的人。在数不清的打击后,我停止了相亲,不想见任何“对象”,有点绝望了,觉得自己就只能是只身一人,不会有幸福美好的家的。有一天高中的一个闺密(应该是3号,很会鼓励我)邀请我去她家住,我跟她卧聊了一整夜,述说了我和父亲的很多伤痛,心里舒坦了很多,心里又重新有了一些美好的希望。第二天回到小姨家我又登录婚恋网,收到了“老公”的信息,犹犹豫豫地给出了电话号码,开始了联系见面和交往……两个半月,我们就登记结婚了,就这样,靠着一个人,我“改变”了过往的生活,有了自己的家。
3、当妈妈后的经历
婚后在家里住了一年,就随老公来到了北京,我终于离家乡远远的了(家乡在广西南宁),我觉得我可以开启自己幸福的生活了,心想着累和苦我都不在乎。第一份工作在外企,经常加班到深夜一两点,回家累得连跟老公说说话的精力都没有,工作起来忙得饿一顿饱一顿,很没有规律,没坚持几个月我换了工作。新工作半年后开始想要孩子,一直没要上心里很有压力,后来终于怀上了,检查怀疑胎盘前置,于是一半是担心一半是娇气地辞职了,那年是龙年,特别多人怀龙宝宝,公立医院根本建不了档,好的私立医院又太贵,加上婆婆是儿科老专家,我就天真地以为我可以爱屋及乌和婆婆相处得很好,于是自己回老家跟婆婆住一起(妈妈家很小,我不喜欢妈妈再婚的叔叔和他家人,所以一直没和妈妈住一起),养胎生孩子,老公一直继续在北京工作。公公应该是正6,经常出差不在家住,婆婆是反6自保,退休了仍坚持出诊,家里就我和婆婆两个人,生活上各种摩擦,各种受压,我忍着,还客客气气的,而我婆婆更客套,背地里向我公公和我老公指责我还哭诉她的付出,我和她都有很多的情绪无法调节释放,我觉得自己快抑郁了,孩子满3个月我就回了北京,妈妈跟着我来北京住一起照顾孩子。终于一家三口团聚,加上妈妈来帮忙,快乐让我暂时忘却了痛苦。
孩子两岁半时,妈妈回老家了。白天孩子上幼儿园,我自己在家渐渐的开始觉得空虚,加上在北京没有什么朋友也不喜欢和人打交道,就通过吃东西买东西跑步来转移不安。但焦虑忧伤恐惧还是见缝插针地袭来,充满了无力感,我看不进书,不想见人,到了接孩子的时间我故意拖延匆匆去匆匆回,为的就是少和人往来,即使孩子想约小朋友玩,我也是能不约就不约,约了也是费老劲去装着社交。老公虽然很有责任心,对我也很好,可是靠着他,并不可能真的解救我,我的痛只有我体会,我认为我是有心理问题了,需要找心理医生,但同时又怀疑自己的判断担心找到的心理医生不合适白花了钱,所以一直迟迟不行动。孩子4岁时朋友介绍了一份比较清闲的工作,可以兼顾家里和孩子,可以对抗自己的无价值,可以挡住家里人给的压力,可以和社会有点接触,可以逃避内心的恐惧,一切都盖得不错。但孩子渐渐长大,渐渐呈现出一些问题,像明镜一样,照出的这些问题也全是我的问题:没有什么力量、和小朋友发生问题时逃避、专注力不足、在交往中被控制……看到孩子这样我特别受打击,本来我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唯有对自己的孩子还能沾沾自喜,现在连孩子都被我的状态影响了,我特别自责。这时徐娜推荐九型,幼儿园园长(认可的权威)也上了九型,就这样我走进课堂……
二、卡点:疏理自己的核心限制性信念(回答为什么在现实中行不通,自己基本生命观点(执念)与大道(真相)的偏差,包括世界观(世界是什么样)、人生观(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价值观(对生活方方面面的态度如事业观,金钱观,婚姻观,朋友观等))
1、执念:我是被抛弃的,我是被忽视的,我是不被认可的,我不会社交,我不擅长表达,我不知道如何面对困难,我抗压能力差,我是不受欢迎的,我没有什么能力,没有人喜欢我,不可以虚假,我没法一个人活下去,我患得患失行动力差。
2、其中最核心的限制性信念是:我是被抛弃的,我没有什么能力,我没法一个人活下去。
3、卡点:
(1)渴望又害怕会失去关系,总觉得自己不配得到,敞开自己是不被接纳的,不敢也不知道怎么投入、深入,索性把自己隔离起来,心如孤岛。
(2)我知道自己的一些优点,但我不相信我的这些优点等同于能力,既然不是能力就不适合展露优点,不适合持续地关注自己的优点,别人夸奖我也承受不起,这些优点并没有什么用,越夸我越不配得越心虚。
(3)在关系里我总是处在受害者的位置,有想法不敢表达,被欺负了忍着,总觉得别人是不会在乎我,我是被抛弃的;当隐忍积累到一定程度反抗,指责、伤害他人,伤害关系,剩下自己,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去印证自己就是被抛弃的,然后继续更远离他人远离关系。
(4)我没有一技之长,我养活不了自己和孩子,我总是担心老公会看不起我或发生意外而离开我,我无法一个人活下去。
4、内在逻辑层次分析:
(1)世界观
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是美好的,是包罗万象的,每个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形式和发展规律。
世界不是——绝对平等的,物竞天择,有新生,就有被淘汰,终归要顺应世界的变迁进化。
(2)人生观
我是——弱小的,狭缝中求生存,我是美好的,却又迷茫缥缈的,我是无情却又向往真情的。
我不是——强大的,我不是独立的,我不是耐力十足坚毅勇敢的。我必须——依靠他人的力量才觉得踏实安全能使上劲,我必须忠诚地守护他们。
(3)价值观
事业观——我不适合职场上的竞争打拼,只希望投入在自己兴趣和优势上,耕耘一方自己的田地。
金钱观——不用钱来衡量价值,不是紧巴巴的,能稍微随心意够用就好。
爱情观——爱我的人对我一心一意,能力很强,彼此照顾彼此守护全心全意。
朋友观——我希望自己有亲密的朋友,可是知道自己是一对一的副型后,怀疑自己的交往并不是像一对一的深入,也许还没有深入亲密的体验。
三、痛点:探索自己童年成长中的伤痛,回答为什么会形成这些限制性信念(人格模式形成的原因)
1、和妈妈共生,认为我们都是受害者,相信了只有隐忍和保持善良地付出才能生存下来。
妈妈是9号自保压力到6,一直被家里人忽视,为了存在感,维持好女儿好媳妇形象,一边迎合隐忍付出委曲求全,一边把我当垃圾桶,对家里几乎所有人都抱怨,同时把自己说得很伟大。我便从小就认为我和妈妈都是受害者,我恨家里所有人对我们不好,他们都欠了我们太多太多,包括爸爸。我吸收了妈妈隐忍的模式,妈妈还用善良来自欺麻痹,小时候我一直真心不求回报的善良付出待人,但是我的处境没有任何改善,反而被伤害被孤立被忽视被抛弃,我就像空气一样存在着。善良没有用,妈妈说的一点用都没有,我很难建立信任(包括自己),我感到危机重重,我胆小怕事,不看重自己,把自己关闭起来,隔离冷漠,我讨厌妈妈给我的这套模式,我对妈妈有厌弃感,她教我的那一套根本没有用,我听不进她的话,特别想跟她反着来,但我又喜欢缠着她,因为她好使唤,而且虽然她没什么能量,但除了她,我还真没有支持者。我没有完全从妈妈那独立出来,我被迫去见她让我见的人,借钱给人送钱给人,还要装着关系友好自己很风光的样子,我一点也装不出来,特别扭,特想逃和反抗。
2、得不到爸爸的认可关注和保护。
爸爸是长子也是长孙,因为重男轻女,我生下来就不被家族认可,甚至一出生得知我是女孩就不让把我抱回家。爸爸是3号自保,即便装有钱有本事有威望,也会倍受家族嘲讽的压力,因为我而感到自卑,爸爸比妈妈有力量,小时候我经常被取笑被欺负捉弄,妈妈指望不上,就指望着爸爸站出来保护我支持我为我对抗,可是爸爸从来没有,从来都是一声不吭一副生了女儿就只能该的样子。爸爸人前威风,背地里却很堕落,打牌打麻将下象棋玩电子游戏赌博,常常顾不上我,放学等到天黑不来接我,玩电子游戏我只能在店里无聊地等到店面关门,去谁家打牌就让我睡在谁家。学习好表现好才是给爸爸争气。不准我哭,一哭就挨打,越哭越挨打。
3、爸爸妈妈离婚,我自恋伟大地认为我是牺牲了我的家庭我的幸福来成全和解救爸爸妈妈,希望他们重新拥有各自的幸福。
可是没有实现。爸爸找了一个反6的阿姨,被压得萎靡不振,每次都是我主动去找爸爸想跟他住靠近他,每次都是伤心失望地离开,到现在失联8年了,不见面也没有电话。妈妈还是找了一个压力3号自保的叔叔,和谐却贫穷,7年前叔叔长期喝酒抽烟过度癌症去世,妈妈一直单身。
童年经历带来的最大伤害是没有得到爸爸妈妈的保护、关注和认可,形成了隐忍隔离的性格,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对他人和自己失去信任。
最深层的恐惧是:孤单地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四、突破点:通过三阶段学习和自我觉察实修,自己的成长和突破以及有待觉察和突破的地方
1、课程上,除了看到与爸爸的伤痛纠缠,也看到了许多爸爸对我好的画面,看到了爸爸本身的伤痛和功课,想去找爸爸,想和爸爸见面,没有纠缠地和解。
2、对妈妈的厌弃和鄙视减少了很多,感受到了妈妈的爱,妈妈一直在用她所能的方式照顾和陪伴着我。这段时间几次和妈妈深入地聊天,帮助妈妈看到了她被忽视的伤痛以及隐忍迎合求和协的模式,欣赏妈妈9号的大智慧,帮助妈妈看到了她与周围的人关系融洽受欢迎的优势,鼓励和支持她多多照顾和关注自己感受,勇敢说“不”。
3、我看到了自己深深的恐惧和隔离的模式,我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对受害的心理放大并上瘾。我感受到自己长这么大其实一直以来都有人陪伴照顾着我,感恩。愿意突破自己去一致性表达去呈现,关照自己内在的声音。放松下来,面对关系时不再那么混乱纠结不知所措,对自己的感受渐渐清晰,看到自己启动怀疑评判模式的自动化反应,提醒自己除了这个反应是不是还可以试着看看真相。
4、更了解自己孩子(7号自保)的特点,了解他基本恐惧、防卫机制和提升方向,欣赏他的优点、品质,更好的看到和理解陪伴他。也看到了自己把孩子当成小时候的自己来爱护,看到了自己对孩子的纠缠。尽量与孩子的感受剥离,不被他的情绪牵动,不强加我的感受给他。和孩子一起做商讨做约定,而不是光听我话。帮助孩子放下顾虑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告诉他真相(这点太重要了,真相会扩大孩子的心理空间,连着我也收获很多感触)。孩子很确定他是被爱的,被允许做自己的,他的力量也渐渐起来了。
5、孩子有交往需求,之前我是不敢让他单独和别的小朋友玩或是把他单独留在小朋友家里的,总是担心他的力量弱会被欺负,基本上都是他要去哪我都陪着。现在已经放下了这样的担心,对同幼儿园的家庭是信任的,经常把孩子单独送出去玩甚至把他留在小朋友家里住,我相信孩子有能力表达自己和独立处理一些问题,即便有情绪,通过倾听和陪伴孩子会自己长出应对的力量和智能的。
6、看到老公(反6自保)的模式,心疼,虽然有时候对他的行为有评判,但过后能心平静气地表达我的感受,给一些建议和一起做一些约定。老公没有因为我的“叛逆”而觉得我不好了,反而更信任我的一些观点和想法,有时候他还调侃自嘲自己的行为模式。在我与他的分享中,老公也会照见他自己,他对自己原生家庭的探索感兴趣,我感受到他在尝试拾起自己记忆的碎片。当他的攻击性出来时,我有力量向他喊停了(虽然有时候我还带着情绪,还带着一对一的“作”),避免发展成伤害,特别是妈妈来跟我们住一起的这段时间,我对老公喊停也照顾和保护了妈妈。
7、虽然是脑区,我接纳自己其实在逻辑和数字分析上并没有什么天赋,而是在艺术方面和身体动作的协调使用上有更好的感知力。
需要突破的地方:
1、不想再“无力和作”地内耗着过日子,希望清晰自己的目标和内趋力,明确自己的天赋优势,不再受不自信和患得患失的阻碍,用行动去实现。
2、更认可和重视自己“家庭主妇”的角色,并胜任这一角色。
3、以前我以为保持善良就是对他人有感受力,其实不是,我经常对他人该做的没做,不该做的却做了,没有分寸,界线含糊,加上长期地自我关闭隔离,与他人接触时更是畏首畏尾,希望突破这个枷锁,拓宽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