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一)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我有幸成为“河南省骨干教师培育对象”中的一员,怀着对学习成长的渴望,来到美丽的新乡,在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精心组织下,开始了为期十五天的培训。

10月10日下午,我们一行五十多人在班主任平原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河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聆听了由新乡市实验小学崔彦豪老师带来的特色课设计展示与研讨现场课《司马光》。

《司马光》是一篇小古文,以前曾在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中出现,所以,当看到一群个子矮矮的三年级的小朋友很有秩序地走进现场的时候,我有些惊讶,心想这节课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难度是不是有点大。

但随着课程的开始,我很快明白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崔老师的科学悉心的引导下,崔老师借助孩子们熟悉的商业街的雕塑图片,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导入司马光的故事,然后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帮助孩子读通文本,在此基础上,通过词语扩展的方法,辅助孩子理解文章内容,由字到词,再到句,到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顺畅地帮学生扫清了理解文言文文本内容的障碍,然后又提出问题激发孩子们的想象,丰富文本内容,令这个故事变得妙趣横生。接下来,崔老师又不失时机地在孩子们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深化拓展,很扎实地落实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崔老师在本节课中,既注重知识的学习,又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善于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帮助孩子用理解和想象打造了一把进入文言文大门的钥匙。因为这一课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学生们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这对于学生们今后的文言文学习之路大有裨益。

研讨课结束后,崔老师又对自己本课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重点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其中涉及到“庭”字的正确写法,崔老师更是查阅大量资料,对此进行佐证,崔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令我心生敬意。

另外,崔老师的这一节文言文入门课,也引发了我对古文的一些思考。古文语言的精纯凝练,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如国画里的“留白”,反而要比把事物写满写实,更能令读者揣摩出更丰富的意蕴,简而字字珠玑,言有尽而意无穷。

总之,此次现场课的观摩学习,令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接下来的培训课程更加期待,相信通过此次培训,我们每位学员一定能够收获满满。

同时,作为省骨干教师培育对象,我还将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像崔老师那样的专家型、学者型老师。

有梦相依,未来可期!

2019048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像我这么没心没肺的人到底还有几个? 该死的拖延症。 我今天要11点睡觉,明天要8点起床。哦,我好像记得我昨天...
    二月的白菜粽子阅读 1,709评论 1 1
  • 白天,时光是一个放牧者赶着你也赶着我我们奔跑中掉落的天真悄悄地都被它胡乱的复制着 晚上,时光又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偷偷...
    夜色流冰阅读 1,430评论 0 0
  • 今天是假期最后一天补课 ,回忆起来,简直有点不敢想象。
    蓉4022023阅读 1,19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