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静夜思》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首古诗。本单元围绕“家人”这个主题编排了《静夜思》、《夜色》、《端午粽》、《彩虹》四篇课文。语文要素有两个:读好长句子,积累词语和古诗;引导学生了解、热爱传统文化。

    这首诗,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会背诵,但未必能做到字字读正确,每句读准确。本环节的重点是在读正确的过程中,凸显低年级的识字重点,通过形式多样的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字形,了解词语的意思,做到朗读与识字的有机结合。

学情分析:

这首诗流传广泛,不少学生虽然能够朗读,背诵,但往往是无心成诵,对古诗内容、朗读节奏不了解。因此,课堂上指导学生读准古诗、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和韵味,就成了课堂重点。在此基础上,还要引导孩子们通过想象画面、了解背景等方式初步理解诗人“望月思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会在田字格里书写“前、低、故、乡”4个生字。

教学难点:拓展阅读《月下独酌》、《关山月》两首古诗。

教学目标:

1.吟诵《静夜思》

2.拓展阅读《月下独酌》、《关山月》两首古诗。

3.会在田字格里书写“前、低、故、乡”4个生字,养成良好写字习惯。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学习任务一.创设情境、吟诵古诗

1.复习朗读  小明昨天也学了这首古诗,他放学回到家,爷爷正在练毛笔字,小明说:“爷爷,今天我们老师教了一首李白的诗《静夜思》。”爷爷说:“我刚刚写的就是《静夜思》呢,你来读读看吧。”谁来帮小明读这首古诗?

2.复习背诵 奶奶正在择菜,听到小明跟爷爷说话,就问他:“小明,你背给奶奶听听好么?”谁来帮小明背一背这首诗?

3.练习说意思 妈妈这时候也下班回来了:“小明背得真好!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谁来帮小明给妈妈讲讲这首诗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

过渡:孩子们,李白的一生中还写了很多跟月亮有关的诗,这节课我们一起再次跟着李白去看看月亮吧!

学习任务二.拓展学习《月下独酌》和《关山月》

1.学习《月下独酌》

①(出图)看图说话:你看到了什么?李白在做什么?

②李白在这天晚上也写了一首诗,借助拼音读一读。

(出示: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③谁来猜猜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④教师范读

⑤表演朗诵诗

2.学习《关山月》

这一次月亮又陪着李白到了哪里呢?

①(出图)你看到了什么?

②借助拼音读诗

(出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③教师范读

④反复朗读

学习任务三.学写生字“前、低、故、乡”

1.教学“低、故”

①读帖“低、故”在写的时候你有什么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的?

②教师总结:

低:左窄右宽 左右结构的字不要写分家

故:左右等宽 古作为字的一部分要瘦一些

③教师范写 学生练写

2.教学“前、乡”

①读帖“前、乡”在写的时候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的?

②教师总结:

前:上下结构 上紧下松 一横写长,“月”撇变竖

乡:独体字第一二笔都是撇折,书写时上下两笔对其整体上小下大。

③教师范写 学生练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