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为什么要写作?
史铁生说的很明白:
写作就是要为生存找一个至一万个精神上的理由,以便生活不只是一个生物过程,更是一个充实、旺盛、快乐和镇静的精神过程:如果求生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本能,那么人比其它生物已然又多了一种本能了,那就是虽不单要活还要活得明白。若不能明白则还不如那就干脆死了吧。所以人会自杀,所以人要写作,所以人是为了不致自杀而写作。
02
我为什么要写作?
大学以前,写作(如果小学初中高中的作文也叫写作的话)并非我自愿,那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为了考出好成绩不得不进行的写作。记得我写的第一篇作文,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老师给出的题目《我们的教室》。那时候觉得写作文是一件比较难比较高大上的事,于是战战兢兢冥思苦想,当成头等大事来办。所以那篇作文开头第一句话我至今都记得——“我们的教室坐落在学校的东南角……”。记得那个时期的作文题大都是“第一次洗碗、洗衣服、做饭”“我的老师、同学、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长大了要当老师、科学家、工程师”之类。再往后到中学阶段,作文就稍微有点自己特色了,通过一个什么故事自选角度题目,但依旧不能脱离某个框框。记得高中时,有个同学写了一篇讲爱情的作文,得分倒是不算低,但过后被老师谈话了一下午,从此成为班主任防止早恋的重点监控对象。
大学以后的写作,目的性很强,应该说不属于文学范畴的写作。写论文,写入党申请,写思想汇报,当然还有写检讨。这种写作,我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过关,如何努力写到要求字数,如何让看的人从众多作品中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似乎总是绞尽脑汁地希望对方能明白自己所写就是心中所想。比如写检讨,我们把自己的过错剖析的深至骨髓,之后那个痛哭流涕痛悔难过,恨不得切腹谢罪。不管这样的检讨书,从感情上多么感人至深,但其实多数时候表达的并不是我们自己,我们只是想感动老师好让他放我们一马,仅此而已。这种写作显然跟史铁生说的精神理由并不沾边。
03
梁文道在《悦己》中说:
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写作,对于不是靠写作谋生的人来说,大概也属于这类“无用的事”吧。那为什么还要写呢?
首先,是因为热爱。我喜欢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文字的形式呈现,为了不至忘记,为了这种一吐为快。之前的若干年,我似乎都在写自己并不是想写的东西。现在一方面是有了一定的阅历,有表达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继续很久以前的写作梦。以前看《欲望都市》,觉得专栏作家凯莉太有魅力了,同时觉得写作是一件可以很美好的事情。于是爱上写作。
其次,写作可以让生活变得立体。如果不进行写作,生活在我们眼里是一幅画,即使再形象逼真,都是一片一片的,没有重点,没有凸显。而写作,可以让生活变成沙盘,哪儿是高原,哪儿盆地,一目了然,用手摸上去有凹凸感。写作,可以让我们无视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可以让我们心平气和的与生活握手言欢。简言之,写作让我们看到生活不只眼前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最后,写作可以带给我们成就感。说写作可以抛开一切功利的理由,似乎是不可能的。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哪一个从事写作的人,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众人认可呢。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不是悄悄写了收藏起来,而是要到简书上来发表,并且希望得到认可。我们需要这种认可给我们继续写下去的动力。当然了,如果它可以带给我们认可之外的实际利益,那便是锦上添花了。
04
我写作的理由还没有深刻到如史铁生所说是为不致自杀,也没有专注到如专职写作者以此为生,顶多算得上是“保留一个超越自我的机会”。但我依然愿意在工作了一天之后,在这个初秋的夜里尽心尽力地与能阅读此文的读者分享自己的内心所想。
即使竭尽所能也不能像简书大神们那样获得超高的关注阅读量,即使写作终究也不能为我带来什么实际利益,但有什么关系呢,“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