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熙:【第10封信】在幼稚园学到的人生指南

今天去小BB的高班家长会,在与老师面谈的过程当中,学到的人生指南,特意分享给大家!

面谈中,老师说妹妹特别有正义感,碰到不对的事情很爱告状。老实说,我们自小接受的就是非黑即白的教育,碰到不对的事情,告诉老师这是最正常不过的反应。

老师说:有争吵的时候,希望她自己先尝试想办法解决问题。或者小盆友之间共同协商着处理问题。第一反应就是告状,她还没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依赖老师的帮忙。这样她的解难能力会得不到发展。并且第一反应就是告状,这会影响她在孩子心里的形象,影响她的社交。

所谓【解难能力】就是让孩子在遇到难题时,懂得思考和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并能在判别各种方法之利弊后,选出最佳者来解决问题。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好词。过去三十多年我竟然没听过。我们大人的解难能力都是在经验中磨炼出来的,摸过石头趟过河一步一步走出来的。甚至有些大人缺乏,解难的能力,一辈子都安全的呆在舒适区里。

过去姐姐读的幼儿园,虽然是一所名校,但无非是从小的时候开始学习认字、记英文、默书。很明显姐姐没有太多的解难能力,东西被妹妹抢走,要么告状要么哭。除了问责和礼让,与人为善,我们也不太懂教育。

非黑即白长大的人生,除了条条框框,没有太多的选择性。我心里也没有好的指导办法,问老师:未来遇到同样事情的时候,我们要教孩子妥协,还是保持着自己的原则呢?

老师说:学校会有三大规则。1、安全 2、不伤害别人 3、不被别人伤害。在这三大规则的前提下,让小朋友自己发展。学校不会设立过多的规则和限制。比如说,刚开始玩玩具,小朋友会争抢。后来他们自己协商好,第一个拿到玩具的人可以决定给谁玩。这些规则,只要是他们自己商量出来的。老师都会尊重,而不去干预太多。学校没有教他们妥协还是坚守原则,而是给出少数服从多数,投票决定,这类的指引。

有时候,我们父母太容易直接给出答案或者结论。我们想法设法的去帮孩子解决问题,本是满怀好意,殊不知这样做,却是间接地夺去了他们培养创造能力和解难能力的好机会。

小BB的沟通能力特别强,当她想要某样东西的时候,她会绕着弯来提要求。比如说她很爱吃巧克力,去超市她会说奶奶对她很好,她想买些巧克力给奶奶吃。我向老师表达我的担忧,万一未来当她知道这个能力,能得到某些好处的时候,我担心她会操控这个小能力去做一些小聪明的事情。这些小聪明,在脚踏实地之外,用来锦上添花那是一件好事,但不能本末倒置了。

沟通当中我有两点收获,第一 要用孩子她这个层次,能接受的沟通方式去和她聊。第二我们是你很亲近的人,你可以直接把想法告诉我。以上两点,我觉得与这个世界交往,不管孩子还是大人,都适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1年10月20日为什么糊涂 回家的路上,晓晓打了个喷嚏,妈妈有点紧张:“怎么了?”却说成了:“怎么办?”说完...
    羊羊羊羊汪阅读 9,532评论 2 14
  • 没有绯红轻云的烂漫樱花点缀,东京看起来反倒更为之清晰迷人,现实与梦幻间以另一种安然方式交织。半游走在旅途与工作...
    hxs2018阅读 322评论 0 0
  • "夏夜八点钟左右,黄昏刚沉淀下来,天上反而亮了,碧蓝的天,下面房子黑黑,是沉淀物,人声嗡嗡也跟着低了下去。"在晴朗...
    in_Negen阅读 45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