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话题是,“草间弥生的波点为什么那么火,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有一个比较逗逼却又十分准确的回答是:
他们搞极简,我在画波点
她们波普,我在画波点
它们哭红了眼睛,我在画波点
答案在风中飘,我在画波点
画波点,画波点画波点,画波点...
波点嗷!
有人说“欣赏她的作品,就是想看波点到底都能玩出多少花样,而且玩得很舒服。”
我第一次听到草间弥生这个名字是在大学期间的一个选修课,老师放的是关于她的一个纪录片。我心想,“草间弥生?你咋不叫‘草菅人命’呢~”
我现在还记得当时视频里面的那个形象怪异前卫、表情有点呆滞的怪婆婆。
1929年生于日本本土的草间弥生,在10岁开始被大量幻觉困扰,因而时常有自杀企图,这场疾病使她看到的世界仿佛隔着一层斑点状的网。重复性的圆点对于草间弥生与其被当作她与世界沟通的途径,不如说是一种治疗。草间弥生把它们看成是来自宇宙的和自然的信号。
“地球也不过只是百万个圆点中的一个。”她用它们来改变固有的形式感,在事物之间刻意地制造连续性,来营造一种无限延伸的空间,置身其中的观众无法确定真实世界与幻境之间的边界。
草间弥生非常经典的一张形象照片
现逾80岁的草间弥生在疗养院隔壁买下一栋楼。她说,那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一笔花销,但至关重要,“我在那里画画,并进行雕塑作品的设计。那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全部。”
画作艺术
我有次在猫力的微博上偶然才看到,原来在日本的濑户内海码头上,也有一个草间的大南瓜。
装置艺术、行为艺术
更多内容请戳草间弥生官网(http://www.yayoi-kusama.jp/,试着登录了一下,但是没有找到所有作品的展示页。)
在商业与艺术的结合中,草间弥生算是非常成功的一位了。她签的每一个画廊都比较好地完成了展示和寻找买家的任务,虽然她自己往往并不满意。没有人比草间弥生的作品更适合用服饰做载体,所以服饰也起到了很大很大作用,服饰是流行的最佳载体。
我所知道的有优衣库前两年出过草间弥生南瓜系列的T恤,我发现的时候特别喜欢的一件T已经没有我可以穿的码了,郁闷。
当然更出名的还有草间弥生和LV合作的一系列东西。(肯定很贵,看看也挺好的。)
大概上帝给草间关了一扇门,也为他打开了一扇窗。就像小孩画圈画了一辈子,初心这个词在她身上体现的特别明显,发了财出了名白了头也是一个纯粹的小孩。看起来创作只是谋生、本能、惯性、自闭、寻找自己的安全感。
可是可是,为什么我们现实生活中,总是给你关了一扇门,却不知道把窗开到哪了呢~
希望可以在现实之外,成为你精神的去处。公众号:旮旯儿(galadlqb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