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旅程

每个人的成长中都是不断经历之前未曾经历过的,然后从无知,到担忧,到无畏,到心宽。胆子越来越大了,也越来越不以为意了。

为什么这么说,就好像健健康康的我,因为一点点小问题医生说可以手术治疗。第一次在自己身上听到“手术”这个词,内心还是挺害怕的。既然也可以不手术治疗,那必然果断放弃了手术。

在我以前的认识中,手术听来就是很大的问题,手术室那扇门就意味着庄庄重、严肃和压抑。门里的医生一丝不苟,床上的患者静静等待,门外的患者家属面色凝重,仿佛都是一致达成,要表现的比患者更低落才算真正的关心。

事实上,确实如此。健健康康最好,没有人想走进手术室那扇门。医生们每天看着各种器官,早已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庄重严谨是日常工作的保护色和潜意识。患者的心情是可以自己选择的,无可避免的担忧紧张和害怕,依然可以选择平和乐观和积极。

虽然不是那么受欢迎的一次体验(因为没有人愿意进医院),依然验证:世上没有感同身受,凡事经历那么一次才能真正体会同处境下的他人或亲人。

一年前医生说可以手术,我听到这两个字的时候就全身抗拒,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多年前爸爸因为结石被医生护士推往手术室的画面。当时的我出于本能和意识去医院看望病中的父亲,情感上是没有共鸣的。手术结束后,爸爸修养期间对妈妈说:被推往手术室的那瞬间内心还是有一点点怕。妈妈回应:人心还是脆弱的,不管谁第一次进那个门难免害怕。妈妈的回应是带有人生阅历,带有理解,带有感情上的共鸣。我在旁边听着,记住了爸爸妈妈的这段话,然而仅仅是记住,当时在情绪上是不太真正理解。

时至今日,我才懂得了强大勇敢的爸爸在进手术室前那一刻的脆弱。虽然也是个小手术,心里知道没那么严重,也保持着乐观的态度,但是在那扇门前,在医生的手术刀下面难消一份紧张。

人就是这样,不管愿意与否,在一份又一份的经历中,从无知、到无畏、到慢慢看淡风云。

术后住院大楼修养期间,观览了楼栋张贴的各种康复指引,以及医护人员简介,还有患者对医生护士的表白和建议墙。

看到表白墙的这一刻,恍惚意识做一名医生真好。

读初中期间,姐妹一起讨论长大以后做什么,姐姐让我做医生,我丝毫不以为然,完全没有兴奋点。高中毕业选专业的时候,在爸爸的指导建议下,修读食品类专业课程。那时候什么都不懂,但当问自己为什么学这个的时候,可以随口张来:希望学的和以后做的是能同生活有密切关联,可以对日常生活有正向帮助的。亦如学习食品类科学,生活同衣食住行分不开,那么食品类科学也是同生活紧密相关的。这是当时的想法,随着知识面的增长,发现同生活正反馈有帮助的学科和工作类型很多,医生就是其中典型的一种。其一对日常生活帮助大,其二帮助他人,滋养内心的价值观。

潜意识的行为和选择也是内心的一种映射。高中的时候不明白,这种冥冥之中的选择和回答是因为内心的求职价值观在指引着。后来学习了系列自我探索和职业模式的课程,愈发清晰的明白,一直以来自己对工作的诉求(也可以理解在赚钱的同时,更能带来内心满足的工作类型),就是这种能给生活带来正反馈技能以及让自己和他人一起变得更好的职业状态。

年少不知该做甚,很多年轻的父母急于让孩子确定要做什么。或许,陪伴孩子成长,留意并帮助引导孩子更早发现内心的那盏灯,不是敲定做什么,而是让孩子明白,自己为什么喜欢去做,为什么有动力想要去做,那么做什么自然也就清楚了。

一段不希望有第二次的首次的手术旅程,一段自我意识再次发觉和强化的过程。

2022.12.6

SZ 周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给大家讲一下我的经历,在这一个月当中,我是怎么从一个完全不会手术的人,成长为一个主刀医生的。过程有一点曲折,但只能...
    0c5379fd193e阅读 9,530评论 38 52
  • 随着护士的呼唤,来到手术室外面的一台电脑前,看着电脑屏幕里,可以不断放大的心脏血管造影图。 经过王医生和那些不知道...
    星云_fighting阅读 1,755评论 4 7
  • 志威送孟杨回到家里,却不舍得离开。“快走吧,我明天还要赶最早一班班车到我父母那里去呢”孟杨催促着。 志威黏在她身上...
    董小幺阅读 2,256评论 0 0
  • 那些风轻云淡的日子 文/美玲 1 “明天我们去山里野炊,采沙葱呢,你要去吗……”爸爸...
    五三追梦人美玲阅读 3,823评论 1 5
  • 郑重声明:文章系首发原创,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馨主题[https://www.jianshu.com/c/77b8...
    江南深白阅读 10,510评论 72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