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

完完整整看下来的第一本关于社会学的书---《娱乐至死》,那本讲大众心理的《乌合之众》断断续续地,一直都没有看完。这类书籍真的是,刚开始读的时候想融入进去太难了,它不像小说或散文那样,平白直叙滴就可以依靠情节来吸引读者。一开始是有点儿枯燥或者说是晦涩,但是慢慢读进去了,接受了它的风格,就会觉得比小说情节有营养的多,至少它讲的是社会,说的是社会现象,能够让你认识和了解到社会不止于表面的东西。

简而言之,《娱乐至死》讲的就是从印刷术,到广播,再到电视的出现,娱乐业的不断发展,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导向性影响,从宏观上讲是不断变革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从微观上来说是不断影响着普通民众的生活方式。从标题就可以看得出来,作者是持着批判态度的。

1.媒介

媒介的含义很简单。它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易于理解,是一种象征意义,具有一种暗示的作用。

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它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电视电影是一种媒介,书籍报纸是一种媒介。突然想起来蒋方舟的一句话:如果一个人不读书,那么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何而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一直没有读书,我的这种对于世界的认识或者对生活的态度是从哪里得到的,一是会从父母身上学来的;二是从电视节目、电影情节中学到的;三是会受到交往到的朋友的影响。父母暂且不说,单是受到电视电影或者身边朋友的影响,你觉得靠谱吗!一个人看的东西是垃圾,那么他的思想便是“垃圾”;一个人吃的东西是垃圾,那么他的身体便是“垃圾”。

2.娱乐业

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电视电影的广泛普及,导致人们的生活娱乐化,一切价值观均向娱乐看齐。电视,再如现在的手机,它们生产了大量无关的信息,如海洋一般,但却找不到一点有用的信息,在我们生活中大多数新闻都是不起作用的,至多是为我们提供一点儿谈资,他怎么怎么地了,那儿又怎么怎么了,却不能引导我们采取有益的行动。自从有了这些个娱乐产业催生的节目或者软件,人们越来越不接受世界表面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去相信节目中表现出来的对世界的理解,甚至是去相信照相机里的自己。

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电视为我们展示出来的都是具有娱乐性的内容,但问题还不在于这个,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电视新闻节目提供给观众的是娱乐而不是信息,我们不仅被剥夺了真实的信息,而且我们还在逐渐失去判断什么是信息的能力。只会变得越来越无知。

3.现在

历史的消失或者文化的消逝根本不需要多么残酷的手段,温和的现代技术通过为民众提供一种瞬间快乐和安慰疗法,能够同样有效地让历史销声匿迹,也许还会更持久,并且不会遭到反对。只需要人们的生活中不断地充斥着各类夺目绚烂的娱乐节目和新闻。

现在的互联网社会,该怎么理解呢。它提供了便利,加快了交流,解除了无聊。但同样使人丧志,时间被切割成碎片化,它在不知不觉中溜走。几十岁的成年人都难以抵挡互联网的诱惑,何况那些十几岁甚至几岁的孩子呢,他们的价值观在受着怎样的影响!好比如今的“抖音”,一切流于表面,但又被表面所征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抖音全是痴情曲,现实尽是负心人呐。用任何东西来标榜自己,本身就是虚伪的。

晚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娱乐至死是由尼尔 · 波兹曼创作的,主要是说明了两部分内容,一是在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是如何的繁荣,二是在以电视为首...
    幻无名阅读 26,724评论 6 24
  • 一、媒介即隐喻 方式决定内容 沟通形式对于要表达的思想有着重大的影响,容易表达出来的思想自然成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公...
    风不停留ken阅读 7,075评论 0 4
  • 娱乐至死——子欣 这本书看了两遍,关于“娱乐”能否致死,我们是不是终将毁于自己热爱的事物呢? 这两个问题是看书时常...
    子欣啊阅读 5,893评论 3 36
  • 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
    scarqin阅读 5,145评论 0 2
  • 第十周碰上了五一假期,感觉在家里还蛮开心的。一周连续上了6天班,晚上一下班就迫不及待的去火车站赶火车。还是在...
    A45陈莉阅读 85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