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个能力,孩子一定不会轻易被欺负

文|妍妍妈妈

01

昨天晚上和爷爷奶奶视频,妍妍告诉奶奶她晚上发脾气了,因为有个小孩老抢她东西。

起因是这样的,我们吃完饭在商场的游乐区玩。

刚进去,妍妍很快就找到伙伴一起玩,这时候来了个小男孩,上来就抢她俩的东西,然后妍妍就不放手,全都给夺回来了。

然后奶奶跟妍妍说就得抢回来云云,然后说着说着就说到邻居一个小孩一言不合就咬人,然后就问妍妍:“你打人吗?”

妍妍摇摇头,然后她爸爸接着说:“我们不打人,打人是不对的”。我在一边听着,隐约觉得这话有点不太对劲,但又说不上来,就坐那思考这个问题。

又跟奶奶说了会儿,然后我们就关了视频陪妍妍玩,顺便和她爸说:“我刚才想了,觉得光告诉『孩子打人不对』也不好,确切的说应该是随便打人是不对的。

从孩子一岁会叨着小手打人开始,我们就会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我一直以来也很认可这个观念的,君子动口不动手,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只要你先动手你就输了,哪怕你再有理都不行。

仔细琢磨这句话,确实没毛病,还很正确。打人确实不对,可是光告诉孩子打人不对,行吗?

02

有些孩子被欺负了,也不还手,就只是一个劲儿地哭,问他为什么,孩子会委屈的告诉你:“打人是不对的”,听到这样的回答,应该会让很多父母累觉不爱吧,真是一个傻孩子啊,都挨打了还跟人“谦谦君子”。

看过这样一个报道:一个大学女生被舍友欺辱三年竟然一直忍气吞声,直到最后也就是在网上发发牢骚。

记得妍妍1岁多的时候,有一次,带她去邻居家玩,她拿了人家的玩具,那个孩子和妍妍年纪相仿,立马就跑过来要把玩具夺回去。

你看,这么小的孩子都知道要保护自己的东西,更何况一个成年人呢?我想大多数人看到那个报道的时候,一定都是和我一样的反应:这个女孩也太包子了吧,做人怎么能这么懦弱呢?更有激进地可能会恨铁不成钢的说一句:活该你被欺负!

有了孩子,我就特别玻璃心,总怕孩子以后会被欺凌,也促使我去思考,为什么每个孩子小的时候,都会出于本能地保护自己,随着年纪的增长,为何有些孩子反而失去了这样的能力呢?

我一直认为,给孩子最好的保护就是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而学会保护自己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反抗的勇气。有些孩子并不是不懂得要反抗,而是没有这样的勇气。

要想让孩子有反抗的勇气,就需要大人给孩子底气,“后台硬才不会被人随便欺负”,而父母就是孩子最重要的后台。

有一天在游乐场,看见一个女孩A追一个男孩B,女孩A被C老太太拉着,男孩B迅速躲到D老太太的身后,还露出得意的笑容,之后男孩B就被C老太太拉走了,我正混乱中,就听见D老太太在教育女孩A,这才搞明白D老太太是女孩A的家长。

原来男孩B打了女孩A,然后女孩A就还击,A一开始并没有哭,直到奶奶开始跟她说:“弟弟又没打疼你云云”,A突然嚎啕大哭,然后D老太太又说让A不要再哭了,并且说你看你还哭,羞不羞,指着怀里正在睡觉的妹妹说:“你看,妹妹都不哭”……

女孩A委屈地哭个不停,哭的我看着都心疼。

D老太太的逻辑实在不敢苟同,孩子被欺负了,我们不是应该去安慰她妈?可大人不站在孩子一边,反而还要指责孩子做错了,这也太可笑了吧。

女孩现在反抗可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可长此以往,就会让孩子觉得被欺负是自己的问题,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她还怎么敢去反抗呢,反抗了还要被训斥。

03

要让孩子有勇气反抗,那么大人应该怎样给孩子底气呢?

1、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很爱他,他很重要

有句话说:“在爱情里肆无忌惮的一定是被爱的一方”,说个三观不正的话,那些熊孩子之所以敢熊,就是知道有大人无限制地撑腰啊,不过这话可不是要你学熊家长哦。

我想强调的是:一定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很爱他,他是独一无二的,他很重要,这是孩子面对未来种种困难最坚强的后盾,因为被爱着所以会更加珍爱自己。

2、要帮孩子树立界限感

孩子与母亲本是一体的,即便出生后他还是会认为自己和世界是一体的,当逐渐发展出自我意识后,就会觉得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的,别人都要让着他。

这时候,父母就要帮助孩子树立界限意识,孩子才会懂得他人不能随便侵犯我。

告诉孩子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大人也不要擅自做主把孩子的东西拿给别人,孩子的东西让他自己做主。

3、不强迫孩子分享

一个被充分尊重,不被强迫分享的孩子,在未来融入集体生活中才能更有交际分寸,摸索出适合自己的交际模式,而不是一味地委曲求全。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客观公平的引导孩子,平常我会跟妍妍说:“这是你的东西,如果你愿意跟小朋友分享很好,不愿意分享也没关系,这是你的东西,你才拥有支配权”。

当孩子不愿意分享时,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跟孩子说类似“爱分享的小朋友才招人喜欢”这样的话,孩子有自己的原则跟底线,别忘了尊重他。

分享是建立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的,被强迫的不叫分享,只能说是强权下的“丧权辱国”,会让孩子有挫败感,觉得自己不被爱着。

4、不要为了面子忽略孩子的感受

有一天带妍妍在游乐场玩,玩着玩着就听见入口处有孩子的哭泣声,我抬头一看,一个男孩正在抹眼泪,抽泣着指着面对的女孩说:“她打我胳膊了。”

男孩的家长大概跟女孩的家长相熟,尴尬地笑了笑,接着搪塞自己的儿子:“姐姐不是打你,是想跟你玩”,还对女孩说:“是这样吧”,然后就带着孩子匆匆走了。

当孩子感觉不舒适的时候,有时候我们并不能做什么,但是站在孩子身边,给他支持绝对是无尚的力量,让孩子懂得应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没错。

5、面对不公,要跟孩子站在一边

美国一个妈妈因为女儿遭受不公正待遇,在了解事情真相后,不惜跟校长拍桌子也要保护女儿的权益,最后老师承认了自己的问题。

妈妈的做法太赞了!这将给孩子内心注入强大的力量,会成为孩子源源不断的能量来源场。

6、不要动辄打骂孩子

孩子做错事情时,有些父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一顿胖揍或者辱骂,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孩子很容易要么做个小霸王,要么就是遇到委屈不敢反抗。

04

孩子被打要不要教孩子打回去一直是个令人两难的问题,但我想,一个珍爱自己,有勇气反抗的孩子,即便你从没跟他说过这些,当真的遇到欺凌时,他也一定会有自己的解决方式,不会轻易让人欺负。

作为家长,我们就当好孩子的后台,给他底气吧,每个孩子都很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