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与诗共舞

              城关镇南街小学张全芳

图片发自简书App


        江苏南京的学习已经过去了好多天了,但是,郭老师的一节晨诵课却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我接触新教育已经几个月了,新教育提倡每天要让学生做到晨诵、午读、暮醒。但是如何指导学生晨诵,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如何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心头。但是,听了郭老师的课,她就像及时雨一样,让我茅塞顿开。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时候必要的仪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学习诗歌也要有仪式感。

        一、 郭老师在讲课初,首先向学生问好。

        早安!亲爱的学生们,

        早安!亲爱的郭老师,

        轻轻地走进新的一天。

        擦亮每个日子,点亮心里的灯,

        渐渐地让我们照亮世界吧!

        几句温馨的问候,拉近了师生彼此间的距离,亲切的问候,让我们的心情舒畅,每一天都不一样,每一天我们都有目标,我们要擦亮生命中的每一天,那么就从读诗晨诵开始,让诗歌陶冶我们情操,让诗歌点亮我们生命的每一天,让我们的生命在黎明与诗歌一起共舞吧!

        二、学习新诗之前先诵读一首开启诗吧!

《向着明亮那方》作者:金子美玲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一片叶子

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

灌木丛中的小草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烧焦了翅膀

也要飞向灯火闪烁的方向

寒夜里的飞虫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

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

住在城市的孩子们啊

        一首金子美玲的诗歌《向着明亮那方》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追求美好的执着精神,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毅品质,不怕一切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即使再弱小也有追求美好的信念。

        三、接着郭老师讲明今天要学习的是关于战争题材的诗歌。

        接着出示第一首新诗

《死亡也一定不会战胜》英国  狄兰托马斯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死亡也一定不会战胜。

赤条条的死人一定会

和风中的人西天的月合为一体;

等他们的骨头被剔净

而干净的骨头又消失,

他们的臂肘和脚下一定会有星星;

他们虽然发狂却一定会清醒,

他们虽然沉沦沧海却一定会复生,

虽然情人会泯灭爱情却一定长存;

死亡也一定不会战胜。

死亡也一定不会战胜。

在大海的曲折迂回下久卧

他们决不会象风一样消逝;

当筋疲骨松时在拉肢刑架上挣扎,

虽然绑在刑车上,他们却一定不会屈服;

信仰在他们手中一定会折断,

独角兽般的邪恶也一定会把他们刺穿;

纵使四分五裂他们也决不呻吟;

死亡也一定不会战胜。

死亡也一定不会战胜。

海鸥不会再在他们耳边啼叫

波涛也不会再在海岸上喧哗冲击;

一朵花开处也不会再有

一朵花迎着风雨招展;

虽然他们又疯又僵死,

人物的头角将从雏菊中崭露;

在太阳中碎裂直到太阳崩溃,

死亡也一定不会战胜。

        在学习这首诗歌的时候,郭老师先让学生默读一遍诗歌,然后师生共读,再分男女读,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再加上老师的旁白语和提问,让我们明白了这首诗歌表达的内容,同时也感受到了这首诗歌传递的精神。那就是永不屈服的精神品质。那就是不怕死亡,不怕战争,不怕一切的品质。即使死亡了也不能让作者屈服,因为作者的灵魂,作者的信仰应该属于自己的祖国。作者也深深相信,即使战胜了作者的肉体,却不能战胜作者的灵魂。作者的不屈精神还会像星星之火一样燎原。这首诗歌深深的表达作者不怕牺牲,对美好充满希望的思想感情,读了让人久久难忘。

        四、接着郭老师又让我们学习了同样战争题材的诗歌《你没有回来》

一颗炮弹 划破夜的宁静

带走沉睡中无辜的生灵

惶恐中醒来的人们发现

黎明已张开了它狰狞的眼睛

欲望填满了脆弱的躯体

人 已沦为绞肉的机器

坦克喷着仇恨的火柱

碾过残缺的尸体

滚滚的浓烟夹杂着腥臭的血气

漫山遍野 沉睡着无数低贱的生命

横流的血河 使夕阳更加妖魅

人间已变成炼狱

硝烟散去

人们又找回了欢声笑语

健忘的人类 把历史留给了书籍

一切又归为平静

但是 那弹坑旁盛开的鲜花 在为谁哭泣

        这同样是一首战争题材的诗歌,郭老师用同样的方法让我们学会了这首诗歌。从中我们也体会到,作者以叙述的形式描写了战场上的血雨腥风和尸横遍野的惨不忍睹场面。但是最后一节小诗更多的是反映作者对政府军队战后麻木状态的愤怒。为无辜的死者,为生灵涂炭的悲戚和同情。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五、最后又学习了一首新诗《这答案在风中飘荡》  鲍迪伦

      答案在风中飘荡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路

  才能被称为男人

      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海洋

      才能在沙滩上安睡

      加农炮还得飞行多少次

      才会被永远禁止

      答案啊!朋友,就飘在风里

      答案就飘在茫茫的风里

  一座山能存在多久

        在它被冲刷入海之前

        人们能够存活多少年

        在他们获得自由以前

        一个人可以转过头去几次

        假装什么都没看见

        答案啊!朋友,就飘在风里

        答案就飘在茫茫的风里

  一个人得仰望几次

        才能看见蓝天

        一个人得有多少耳朵

      才能听见人们的哭泣

      还得多少人死亡

      他才能明白已有太多人死去

      答案啊!朋友,就飘在风里

      答案就飘在茫茫的风里

图片发自简书App


        郭老师用同样方法教会了我们这首诗歌,同时用旁白和提问的方式让我们明白了这首诗歌的内容,战争何时才能结束,战争要死多少人,才能停止,作战的人何时才能觉醒,才能有怜悯之心,才能听到生灵涂炭的声音。作者很迷茫,他找不到答案,所以答案也许在风里,很渺茫,很遥远,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倦心情,对希望的渺茫,对作战人的愤怒心情!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郭老师的这节课,先是师生之间问候,接着诵读开启诗,接着出示一组新诗战争题材的诗歌,让学生反复的诵读的过程,在老师的旁白的解说下,在提问中,在有感情的分组进行朗读中,不仅让学生们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理解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对孩子们进行了人文的教育,那就是人们渴望和平,渴望美好,讨厌战争,愤恨战争。因为一切的战争都会伤害到无辜,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同时郭老师的一节课学习了三首战争题材的诗歌,不仅课堂内容容量大,而且从不同角度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谴责,同时也对和平的美好向往。这样的一节课让学生收获满满,感悟至深。可谓是异曲同工,妙不可言。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黎明与诗共舞的感觉。体会到了诗歌的伟大。郭老师的经典诵读课给我指名了学习的方向,我想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会学以致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