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构建,这是一场需要耐心的艰难征途。
经常看到一些文章,它们在谈到对治焦虑或者自卑时,往往提到自我暗示的方法,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对镜自夸。每天早上起来,冲着镜子里的自己喊三遍“你太棒了”,据说这样就能补充能量,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
读完夏尔·佩潘的这本《自信的力量》,我发现上述做法纯属扯淡。自我暗示的种种做法,毫无疑问充满了仪式感,在这一点上,它获得了短暂的胜利。然后,暗示了十遍二十遍、十天二十天,问题是否真正得到了解决?自卑的人是否真的建立起了自信?恐怕很难说。
佩潘对于自我暗示的做法持严厉的批判态度,他称这种行为“不仅愚蠢,而且害人不浅”,因为它侮辱了我们思想的复杂性,而且会让本已陷入焦虑的人背负更沉重的包袱——自我怀疑。因为当你对镜自夸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这样做无济于事,无疑会令本来就不自信的你更加手足无措、不知如何自处。
那么,在建立自信这件事上,佩潘给出的方法是什么呢?
与他人建立连接
人是社会性动物,因此活在关系之中是最正常不过的状态。自我们出生时起,我们就开始观察、感受照顾我们的人的喜怒哀乐,因为我们依赖他们,要经由他们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从吃喝拉撒的生理需要,到安全需要,及至更高级的需要,我们都需要长辈的教导和帮助。
这种生命早期的被帮助和教导,让我们得以建立和亲人之间的依恋关系,而这种依恋关系又带给我们内在安全感,在未来,它会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力量。现在经常被提到的原生家庭问题,往往会涉及这个方面。
那么,与他人建立连接,是如何帮我们建立自信的呢?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通过他人的帮助习得并不断提升技能水平,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肯定,就会使得我们逐渐变得自信起来。比如学骑自行车这件小事。我小的时候学骑车,后面大人会扶着防止我起步摔倒,但是扶了一阵他会悄悄放手,虽然被我发现之后我会惊慌不已,但是摔倒若干次之后,我很快掌握了骑行的平衡。接下来,我就开心地和小伙伴们一起骑车上下学了。
这种过程会一再地出现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我们的老师、教练、朋友,会教会我们做一些事情,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时时在与他人连接,对于知识和技能的熟悉掌握使得我们变得越来越自信。
当我们长大,受了伤的时候,会自我怀疑,甚至走向自闭,此时,我们就有必要回头看看,我们是如何来到现在的。我们曾凭与他人的连续建立自信,如今我们竟要与外部的一切对抗吗?这就等于切断了我们活力的电源,生命之火会因此熄灭。
所以,主动连接他人,是建立和保持自信的第一步。
动手实践
有一年,我回乡下老家,和表哥在生产路上散步,那时他地里的麦子长势喜人,于是他抑制不住地对我说:“看着庄稼长这么好,真是打心眼儿里高兴。”我被他这种喜悦所深深感染。这样的庄稼是他种出来的,由此而生发的自信是健康的,也是稳固的。
上学的时候,经常有和同学一起做手工的时候,这种时候我是比较怯的,因为我常常没有别人做出来的东西好。看着他们得意洋洋的样子,我是又佩服又嫉妒。后来自己在别的方面有所进益,比如跑得比同学快,自己慢慢也就找平了。
但这和我的努力是关联在一起的。高中的时候我有一阵曾绑上沙袋去公路上跑步,这种练习给我带来了强大的信心,因为我在运动会比赛里拿到了好成绩。
这里要提一下“刻意练习”,它是动手实践并成为高手乃至大师的一个路径。如果喜欢自己所做的事,并且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刻意练习会帮你实现它。书里提到了网球明星小威廉姆斯,她因出色的成绩被人称为“全世界最出色的女运动员”之一,可是小威是怎么说的呢,她呼吁外界以她取得的成就来评价她,而不是她的性别。这种强大的自信,毫无疑问来自她在网球运动上的辉煌战绩,这背后其实是日复一日的高强度刻意练习。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刻意练习带给我们的,除了自信,还有很多其他宝贵的品质,比如意志力、求胜心等。
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哪怕是动手换了一个坏掉的灯泡,我们都会因此获得一点自信。这种动手完成一件事的愉悦,能治疗很多负面情绪。所以,如果你不自信,不妨先从动手完成一件小事开始。
对于未知的信任
尽管我们曾学习唯物主义,并对其深信不疑,但这世界超出我们认知和想象的东西并没有因为科技进步而越来越少,相反,我们认知边界扩大之后,变得更无知了。
都说现在是VUCA时代,不确定、复杂、模糊、多变,总之很多东西不再坚不可摧,而是变得脆弱了。在这样的时代,我们仅凭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似乎已经无法应对很多事情。当然,人类历史从古至今,这一现象从未变过。
哲学家、宗教领袖、作家们对于未知的事情有自己的解释,并由此形成各种流派,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是儒家宗师孔子对于未知事物的态度;而三千大千世界,则是佛教对于无限的想象和描述;至于基督徒们,“天国的日子近了”则是他们深信不疑的一道法旨。
世俗世界的人们,除了选择追随各位KOL之外,也会从生活阅历与阅读经验里,得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在遥夜沉沉如水的时代,诗人食指身陷困境,可是他却写下这样的诗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这种对于未来的相信,看起来甚至有些盲目,但是正是这种选择相信生活与生命,使得人们敢于面对巨大的灾难,有勇气坚持下去,走出阴霾。
一位荷兰籍犹太姑娘埃蒂·海勒申,曾留下一部大震撼人心的日记《被打断的生活》,记录了她的自由时光与被送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岁月,最后她和父母兄弟一起,不幸地死在那里。在日记里,她写道:
我对自己有巨大的信心。虽然不确定生活会不会一切顺利,但确信自己会接受生活带来的一切,确信生活存在美好的一面,即便在最黑暗的时刻。
甚至在被送往集中营的前一天,她还写道:
我们大限将至了,但在面对毁灭时,至少还能心怀慈悲。
这是何等强大的信心啊。
除了以上三点之外,佩潘还提到了倾听内心的声音、赞叹、寻求榜样、忠于欲望等多个维度,这些其实都是帮助我们建构自信的基石。当你自我怀疑、自卑焦虑的时候,翻开这本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