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着三年级的那张班级合照,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那时候,鼓楼区举办了一场三年级的作文比赛。我们班上的徐康淇作文写得很好,在班里是数一数二的“高手”,考试的作文从来没扣过分。我和他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这让我拉垮的作文也有了点起色。
在我们班,同样还有另一位作文高手,他便是我们班主任的儿子,他的作文和徐康淇的作文经常一起展览在我们班的优秀作文墙上。对于长期霸榜的他们,其他人根本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那天语文课上,周老师站在讲台上:“这次鼓楼区里的那个比赛有谁想去?一个班就一个名额啊。”
我默默地看向徐康淇,他果然自信地举起手,我又看向班主任的儿子,不出我所料,他同样举起了手。周老师看着徐康淇,又看看她的儿子,思考片刻后,说道:“你们俩都知道,名额只有一个,你们今天回去选一篇你们写得最好的文章,明天交给我,让同学们投票,谁票高就谁去,同学们看行吗?”
“行。”
比赛前一天的语文课上,周老师大声朗读他们的作文后,大声宣布:“投票开始,我发纸给大家,自己投自己的,不要交流啊。”
在班长发到我的纸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大家的纸都是长方形的,我的纸却缺了个角,我刚想举手告诉老师,转念一想:缺个角就缺个角吧,反正就写个名字。
我毫不犹豫地把票投给了徐康淇。我又四处张望,从同学们的表情不难看出,我们俩的作文旗鼓相当,同学们盯着我们两个的名字沉思,挠头抓耳,黑色的头发丝在木制的课桌上十分显眼。心想:看来大家都很纠结,对这次投票都很慎重。
我无聊地玩起了笔,等待着同学们。老师看着同学们纠结的样子:“赶紧投,投个票有什么好纠结的,再给你们两分钟我就收了,没投的当作弃票啊。”
此话一出,同学们都迅速在纸上写了起来。还没过一分钟,大家都投完。周老师说:我自己下来收。”
周老师把票收起后在黑板上写下了参赛者的名字,开始了统计。一个正字,一个正字地在黑板上写下来。我目光看向徐康淇,他正死死地盯着黑板,我想:“也许这个比赛对他很重要吧。
还没统计的票很快就只剩三张了,现在徐康淇还落后两票,我也十分紧张,现在要三票都投给他才能获得比赛机会。老师一连在他的名字连画两笔,我悬着的心放了下来,现在两个人都打平了。
同学们都十分紧张,有默默为自己支持的人加油的,有双手合十祈祷的,也有捂住眼睛不敢看的。周老师也十分紧张,额头上满是汗珠:“这次比赛的入场券究竟到底要交给谁?让我们拭目以待。”
我也在心里默念,一定要投给徐康淇啊,一定要投给徐康淇啊。
周老师缓缓打开这张纸,我突然发现,这张纸的右下角有一个缺口,这不是我的投票纸吗?
我悬着的心落了下来,票:啊,还好,这下徐康淇稳了,下课就去给他庆祝。
周老师看着面前的纸,表情有些复杂。台下的同学看着老师还不公布,年开始起哄:“最后一票到底是投给谁的,周老师你快说啊,着急死了!”
周老师大声喊出徐康淇的名字,台下支持他的同学高兴地欢呼起来,我冲到徐康淇面前庆祝起来。可那些不支持他的人则唉声叹气,眼神黯淡下来,失去了刚刚的兴奋。
周老师大声喊:“坐下,像什么样子,还没说完呢。”
这句话一出口,支持他的人按捺住自己的高兴,坐到自己的座位上。不支持的人则吧头抬起来,眼神里又神采奕奕了。
“徐康淇——落选了!”
我瞪大了眼睛:没搞错吧,我明明把票投给徐康淇了呀,这不应该啊。我又看看周老师手上那张票:对的呀,着明明就是我的票。
周老师又补充:“很遗憾,徐康淇以一票之差落选了。”
此时,下课铃打响了。我冲到徐康淇面前:“我的票就是最后一票,我是投给你的,我很确定,老师肯定暗中操作了。”
“老师只要一口咬定统计结果没有错,我们也没有办法,况且明天就比赛了,老师现在肯定去把选手名字报给校长了,现在已经晚了。”徐康淇沮丧的说。
自此,我对周老师的印象大打折扣,在走廊里看到周老师都绕道走,她上的语文课我也觉得愈发无聊、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