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抢占心智》最后一章的打卡,章节的题目叫做——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以不变应万变。
那不变的是什么呢?还记得第一章所说的抢占心智吗?为什么要抢占心智?我们学了那么多战略和方法,都要建立在用户(也就是人)的基础上,“以人为本”就是亘古不变的东西。
即使我们周围所有的事务都被智能和机器所代替,跟人打交道的人也不会丢掉饭碗,特别是贴心的服务、情感的交流是未来的刚需! 还有,我们从自己的角度去想,哪怕绞尽脑汁,也可能会面临自以为是或者自嗨的结局,因为没有站在用户(所服务的人)的视角,看到的一切都是不真实的。
我也犯了这么一个错误,在二月中旬,我绞尽脑汁、费尽心力去想亲子训练营的方案、策划、具体细节,并将他们落实在公号上、互动吧、千聊等平台宣传开来,朋友圈和管辖大群也发步了,我很自信自己的课程很好,可是宣传的结果是一个星期过去了,大家的关注度很低,基本上没有进展。在焦虑低落的同时,我面基了陶子,她给了我类似《抢占心智》里的建议——去问你的用户他们到底需要什么?问题出在哪里?就会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于是我花了昨天一天碎片的时间,询问了我的三十多个老学员,还是很有收获的,可以看这些截图:
总结来说,问题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号文章太长,没有重点,最好用图片展示
2.注意力时间问题。中小学生注重成绩,学业负担重,家长和孩子没时间参加,或嫌时间长
3.消息没有很好地传达给需要的人。好多人不看朋友圈、屏蔽微信群,今天联络才第一次知道
4.有人反应不理解成长是什么?太宽泛了,各有各的理解,没有吸引其注意。还有人没看到成长,只看到陪伴。
针对以上问题,我下一步要采取的措施:
1.制作课程海报图片。公众号费时费力,不如以后公号排版简单,图片直观发布。
2.课程受众群体可以定位在3-12岁,目的是让父母和孩子增进了解、促进沟通。
3.一对一群发,最好做到一对一贵宾型沟通,这样他们会感到受重视。宣传和内容分开,尝试其他宣传渠道。
4.将内容修改的重点为如何陪伴、沟通,场景化,越具体越好。可加入适合场景的案例及讲解。
5.以后要做到平时养文,有铺垫,待大家了解、接受后,推活动。还有做公开课、吸引关注人群(先思想认可,后行动)
6.多修炼文章写作能力,有效表达,让大家理解并吸引,后付费。
不要急,梳理方向,以人为本,价值输出,慢慢来,寻求解决方案,想要的终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