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质量

前几天好友说要找我借书看,我说好啊你过来自己挑。家里的书倒是不少,每次搬家都异常痛苦,每回都得忍痛割舍掉一些。

其实一半以上的书都没看完,有些甚至还没拆封……这不是重点,没看可以以后看。

关键是有些书看完也就看完了,用起来的真不多,现在回想起来记忆一片模糊,如过眼云烟。

当我有这种模糊感觉的时候,就说明当时的时间质量并不高。

看的时候明明觉得这真是百年难遇的好书啊,太有用了,自己的生活一定会发生改变的。可是因为自己没有践行,所以它只能是过眼云烟,甚至跟没看过一样。

从去年开始“认真”的读书。读书的同时一定要用笔,勾勾划划做笔记,并且一定要摊开笔记本。当开始勾勾划划的时候,注意力会更加集中,而且重点疑点标出,日后回看第一时间就能找到重点。

我见过有人很“爱惜”书,不容许书上划一条线写一个字……这对我来说简直无法想象,我现在属于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人。

现在用新的读书方式已经写了快三本读书笔记了,还经常回头整理笔记,试图用视觉化的思维去整理笔记,用彩笔突出重点。有些内容触动比较大的,就直接写成文章分享出来了,有些更是身体力行。

深切的感觉到这样做以来除了对看过的书记忆更深刻以外,整个人的状态和时间质量都远远超过了之前。以前的生活好像是浮在表面的,没有深入进去,我就像一个生活的旁观者,而现在我是生活的重度参与者。

一段时光,你不认真,不投入,你敷衍而过,它就不属于你。你只是经过了它,然后浪费了它。我们应该注意时间的“质”,时间的质比时间的量还重要。我们都听过一万小时定律,说的是时间的量,我们需要把时间的质也考虑进去,不然一万小时也未必成为专家。

旅游的时候,如果自由行,前期自己做攻略,尽管累了点,可是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你认真度过的,都是你花了大量的注意力的,所以过去很久后你都能回忆出细节,讲起来津津有味,仿佛发生在昨天。

而如果跟团,自己又偷懒不想做功课的话,就跟着导游安排走行程,很快你就会忘记这次旅行的具体经历,想不起都发生了什么。甚至只有通过翻朋友圈,才知道当时都去了哪里、吃了什么。

因为你没有花精力去策划,也没有花太多时间在自己身上去丰富自己的体验,反而花了大量时间在拍照发朋友圈和获得点赞上。

当我们不停的拍照、拍照,试图用无数的照片来帮我们记住这一刻时,我们已经错过了那一个个本该好好感受和体验的时刻。如果在当时当地都没有能好好体会,日后通过看照片又能找回什么感受?照片可以适量拍拍,朋友圈适度晒晒也OK,过度了就本末倒置了。

想深度游、认真的旅游,就别跟团。自己花精力去做攻略,自己遇到突发事件去处理,自己花足够的时间在自己身上,才会成为深刻的记忆,刻在我们的生命中。

不仅旅游,日常生活中每一天也是如此,同样可以选择高质量还是低质量的度过。认真与不认真,差别很大。

当我们只是用眼看看的时候,就没有用大脑思考一下质量高;

当我们只在大脑里想想的时候,就没有动笔写下来的时间质量高;

当我们只是写下来时,就没有用行动去实践的质量高;

当我们一心多用的行动时,就没有专心致志的质量高。

比如一边做饭一边听网课,就不如一心一意做饭或听课的时间质量高。一边陪着家人一边玩手机,陪家人的质量就极低,我们生命的那段时间的质也很低。

例子不胜枚举,也不需多言。读书和旅游都只是个引子,聪明如你,一定知道如何做。我的心得是:一次只做一件事,做每件事都全情投入、全身心参与。

每一段高质量的时间,最后都会凝成一颗砂金。当时间如流水流去,那些岁月中凝成的一粒粒砂金,终会被沉淀下来,汇聚成我们人生的金矿。

愿你我都拥有高质量的时间,高质量的人生。


备注:#2448-蓝小撞-小撞的精进之路#橙子学院码字岛第6篇文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前两天在知乎上看到叶锦添老师的这么一句话,就随手记了下来: “为什么人浮躁,因为他时间的质量太差了,每天接收信...
    三月未染阅读 5,180评论 2 1
  • 刚刚在看一直就很想看的《把时间当朋友》这本书,看了三分之一,发觉自己有与作者相似的习惯,大概从初中就开始,...
    堇虹阅读 3,878评论 2 2
  • 生命质量的曲线高告诉我们,人一生的精力的分布特点是:孩童及青少年时期精力充沛,但尚不懂人事,处于学习期;青年时期是...
    猫小开阅读 4,520评论 0 49
  • 昨天过生日,今天就是23岁的人了。 想想4年前的自己,刚刚高中毕业,进入大学,那样青涩、懵懂。 4年来,自己真的改...
    世界第N阅读 3,564评论 0 0
  • ——我喜欢天马行空的瞎想,还包括有意思的创作。 我们用维度来描述我们可以感知并认知到的世界。三维空间,第四维的时间...
    fantasyrex3阅读 3,443评论 1 1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