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感
拿到这本书,我4天就看完了,感觉很充实。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并在潜移默化中解决自己的困惑,审视自己,更好的了解自己。
这本书讲的是蛤蟆先生突然一蹶不振抑郁了,他的好朋友们经过劝说为他联系了心理医生苍鹫。他开始了和苍鹫的十次谈话,这十次谈话帮助蛤蟆恢复了心理健康,并提高了情商。
故事开头,出现了鼹鼠、河鼠。他们虽然是好朋友,却也矛盾重重。河鼠有主见,鼹鼠较优柔寡断一点。河鼠帮了鼹鼠很多。鼹鼠心里很感激,但是有时候面对河鼠的处世也很排斥,却又说出口。他的表达都是阳光的善意的,但是心理活动却是矛盾的,喜欢把不快藏在心里,和别人在一起时总是不自觉地听从别人的安排。体现出了适应型儿童的一面。
还有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蛤蟆先生在朋友的帮助下去看心理医生苍鹫,会让人觉得他的朋友真好,那么关心他。但是读到他和苍鹫的谈话,就有些疑惑了。因为蛤蟆的很多不开心也是他身边的好友引起的。
印象最深刻的是德高望重的老獾,他就像蛤蟆的父亲。总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批评教育他。这让成年的蛤蟆感觉自己还是一个小孩子,觉得自己自卑,什么都是自己的错。小时候的父亲对他过于严厉,母亲也很少拥抱他,让他很少感受到爱!他做一些事情想得到父亲的认可,却得到了都是否决,父亲对他的期待过高!
但都是身边的人的错误吗?书上开始讲到一个坐标,分别是:你好,我不好;你好,我好;你不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蛤蟆由于童年的影响,常常处在:你好,我不好的状态!他不知道发怒,总是把自己的生气潜意识地隐藏起来,不断的积攒最后抑郁了!要正确认识到自己的情绪,正确面对它。同时客观看待别人说的话,理性判断冲破童年的桎梏。最好的人生坐标是:你好,我也好!这是一种自我的成长状态!
这是我读完第一遍的真切感受!关于适应型儿童,自然型儿童;儿童的基本情感:快乐深情、愤怒、悲伤、恐惧;指责型父母等还是模糊的概念有待下一次深入解读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