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了几次都无法做出那么整齐、艺术感超强的漂亮发型,只得向老师求助,答复很简单,就一句话:多看多练,常给头发做修复。
生活中时常会遇见某方面很棒的朋友,当我们内心有了想法主动去讨教经验、希望自己也能够有所进步和成长时,此时的传授、教导、指点等等才会真正有效。经验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实践得来,由挫折中反思而来,里面蕴含了许多私密的情感体验,也包括了泪水或汗水,那些看似普通的经验和习惯其实早已融入他人的生命里,由此凝结出来的一句话或几个字是非常珍贵的。
可是人性非常奇特,当别人觉得某个东西、观念、想法、经验等很好很重要很有意义和价值从而一定要给予的时候,内心就会自然产生抗拒和抵触。以前会觉得这个人没有缘分,现在我则觉得是还没有到达能够领悟的境地,因此即使看似接受了也往往只是形式上的虚假接受,不会往心里去。这是人际交往常常令人困惑的地方,也是家长与孩子之间众多矛盾的来源。
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可能都需要接受这一点,有些路必须得靠孩子自己去走,接近领悟、产生出需要之时再给予指点指导,不仅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互间的关系也因为理解和尊重而变得更加融洽。
网上有一种说法,“世上有一种冷,叫做你妈觉得你冷”,由此还有不少的延伸话题。孩子冷了自然会多穿衣服,本质上这是一种观察、体验、思考、做出判断的学习过程,当家长代替他去做各种选择,其实是剥夺了孩子的学习机会,说得严重点,也可以说是打着爱的旗帜做着伤害孩子的事情。在未来的成长岁月中他依然还是要经历这样的过程,那个时候,影响的不仅是孩子对自我的正确认知,更会对自信心以及自尊体系的建立造成负面影响。
每个孩子都爱父母,但对唠叨个没完的父母则是厌烦的。父母尤其是母亲会觉得很委屈,明明是爱孩子关心孩子才会千叮咛万嘱咐,才会放下自己的事情全身心陪伴孩子,既要保证吃好喝好还要确保学习好,可是孩子越大对这种过度关心和照顾越不领情,变得常常无法沟通,关系也变得生硬疏远了。
现在回顾我自己与孩子的相处,需要自我改变和提升的地方很多,最大的问题就是一直没有明白何为“真正的爱”,我的付出不被孩子理解和接受,我对他的爱的方式同样也不被理解和接受,于是我很痛苦,他更痛苦。
如今孩子在海外留学,他学会很好地照顾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他也学会关心和安慰他人了。虽然当初他的离开让我这当妈的很担心,但事实证明是鹰就得去蓝天翱翔,放在金丝笼子里只会害了它。
理解和接受,说起来容易,其实并不容易做到。不同年龄段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这里就涉及到心理学领域的内容了,生活无处不心理,我们需要多些这方面的知识储备,用发展的眼光来思考如何用孩子相对应年龄段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方法来进行交流和沟通,让自己无尽的爱能够真正传递给孩子,去温暖孩子。
强迫、灌输式的教育往往事与愿违,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先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吧。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榜样,今天我们放下父权母权的威严,与孩子平等相处,尊重、理解和无条件接受孩子,为孩子的点滴进步和成长鼓掌喝彩,也能为自己无意犯下的过失真诚道歉,那么明天的他一定会是个阳光少年(青年),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