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白桃乌龙的日记
12月21日 星期二
突然想起来上周从家里出发上班的时候,看见的一件事情。出门必走小巷子出口的地方,除了下雨天时间没有,其他时间都会有摩滴司机在巷口等候。那是个T字街口,他们每天都会早早的在街口等待,我没去问他们这样一天能挣多少,但是心里也是一阵酸楚,他们大概都已经四十多岁,五十多岁,每天守在街口看着人来人往,其实现在坐摩滴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较多的顾客较多的都是和他们的同龄人。
他们这样是如何贴补家用的,也许他们有副业,也许这就是他们的收入来源。为何会突然想起这一幕呢,因为他把我和父亲的记忆串联在了一起。让我想起父亲偶尔露出来的无助的眼神,一天一天的转不停,就和摩滴日司机他们一样一天一天的等待。随着社会发展,也许终有一天他们这个行业会消失殆尽。
在街角也时常会遇到一个收取纸皮回收资源的爷爷,他的手推板车上挂着一个铃铛,他推着板车行走时车把上的铜色铃铛互相碰撞发出清脆声响,走过一条又一条的街道,这对于我来说绝对是一道美丽珍贵的风景。我想着终有一天老爷爷也会在这个街头消失不见,那么延续他的又是谁呢?
在21世纪社会综合素质迅速提升,各个行业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也出现了很多大学生、研究生回农村工作,或是又在新闻里看到哪个博士从事清洁工作,又哪个公司打扫卫生的学历标准需要大学生……注意其实观察就会发现社会对此的观点舆论也挺多的。比如,“那些会农村工作做贡献的大学生,他们很伟大呀”,“越是学历高的越是能把这些事给干好呀”,“现在大学生太多啦,一抓一大把”。等等诸如此类的声音,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觉得这会导致社会资源不均匀,“这些大学生做了这些工作,那么从事这些专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他们又该做些什么呢?何去何从?”
每隔60-70年,社会就要大更新一次,就像人体的血液会在3-4个月左右的时间更新一次的道理一样。从1946第一台计算机出现,开始了世界科技飞速推进,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多媒体技术的起源迎来了后现代化数字时代,同时与时俱进的是人类思维的高度发展,科技迅速推进的同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美好和安逸,随之出现的是现当下“平躺”“内卷”的热潮,这也开始慢慢印证了上世纪70年代细思极恐的25号宇宙实验。
上世纪70年代,人口爆炸是各国最担心的问题,美国学者约翰·科尔霍恩却持有不同观点。
1973年,他在《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刊》发表论文《死亡的平方:老鼠数量的爆炸性增长和死亡》,记载了著名的25号宇宙实验。
25号宇宙制造了一个理想中的老鼠居住地:充足的食物、饮用水、筑巢材料;没有任何天敌;良好卫生的环境;以及一个有限的生存空间。像极了现在物质丰裕的社会环境。
按照事先的科学计算:到3840只,鼠窝才会不够;到6144只时,水才会不足;到9500只时,粮食才会短缺。可当老鼠数量达到理论峰值的30%(2200只)时,死亡已扑面而来。
因为实验期间发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随着数量扩大,老鼠之间出现了“贫富”分化,强壮的雄鼠占有了更多的雌鼠、占领了条件更好的鼠窝;弱势的雄鼠则被驱赶,丧失交配权。 有些无所事事也没被追求的雌鼠,选择远离鼠群,拒绝社交和生育。有些拒绝斗争的雄鼠变得冷漠,独居且专注打扮自己……1780天后,在没有天敌和疾病的前提下,最后一只实验鼠死亡。
25号实验和人类社会的共同性在哪里已经十分明显了,“贫富分化”、拒绝社交的与生育的雌鼠、拒绝斗争变得冷漠独居的雄鼠,是不是和当代“不婚主义”“社恐”“宅”十分相似呢?
25号宇宙是否是人类社会的缩影?你所在的社会,又处在哪个阶段?
研究显示,25号宇宙中的老鼠竟然出现了集体心理问题。
尽管25号宇宙中依旧有着充足的居住空间和食物,但是一项令人意想不到的东西却被占满了:社会责任。
与人类社会一样,成年的小鼠们会接过长辈的担子,成为保护领地,保护雌性,繁衍后代的角色。若一个领地上所居住的成年小鼠已经超出领地所需要的数量时,这些小鼠便会向外转移,去开发新的天地。
随着各帮派中各非统治阶级的公老鼠数量的增多,越来越多的成年老鼠找不到自己在社会中位置,于是开始迷茫了。这些不属于任何领地的雄鼠们开始在25号宇宙的中央聚集。这些小鼠们逐渐开始对生活失去兴趣,不和其他任何小鼠社交,而是沉溺于打扮自己,享受自我,还会与其他雄鼠发生同性性行为。从外观上可以轻易地辨认这些小鼠,因为它们热衷于梳理毛发而变得非常“美丽”。
逐渐的,另一个特点开始在这些无所事事的小鼠之间显现:暴力。
一旦有其它小鼠打扰了自己的宁静,本来平静温和的小鼠会被突然激怒,开始攻击“打扰者”。奇怪的是,被攻击者也不会逃避或反击,任由暴躁的攻击者啃咬地浑身是伤,然后找到一个地方继续趴着不动。但是被攻击者并不是毫无暴力倾向,而是之后当自己被打扰时,也变得异常暴力起来。
一种“潜规则”开始在鼠群中蔓延,社交关系彻底崩塌。 同样在社会中找不到位置的雌性小鼠则会选择在地理位置较高的、那些生育幼鼠的雌鼠不会选择的巢穴中隐居。 从她们中看不见暴力的痕迹,也看不见社交的迹象,就如同与世隔绝的隐士们。无论是“美丽”的雄鼠也好,“隐居”的雌鼠也好,他们都表现得非常“自恋”,对异性毫无兴趣,有异性靠近甚至会咬它。 随着无处可去的小鼠们的数量越来越多,担任起保护领地工作的雄鼠们对于自己领地的意识也越来越薄弱,逐渐的也开始找一个地方每天趴着不动。但是对于那些生育幼鼠的雌鼠来说,雄鼠对领地保护意识的降低就意味着自己哺育用的巢穴被侵犯的机率越来越高。于是负责哺育的雌鼠们的攻击性也变得越来越强,甚至直接代替了本应负责保护领地的雄鼠们。
更令人震惊的是,雌鼠们的攻击性渐渐的转移到了自己的后代上。许多尚未断奶的幼鼠们也成为了雌鼠们的攻击对象,甚至被逐出巢外。在此阶段的后期,小鼠们的生理期被打乱了,受孕率下降了,就连每胎的出生数量也下降了。可怕的是,许多雌鼠不再能够怀孕,有些雌鼠怀孕后竟能自己把胎儿消化掉!就这样,老鼠们的繁殖意愿不断下降,也渐渐失去对幼鼠的保护本能,甚至一些雌鼠在生下孩子后,会将其吃掉,变得异常残忍。
更奇怪的是,整个区域内出现了许多有性别意识的老鼠。它们在发情期会向任何年龄任何性别的老鼠求偶,一旦求偶不成就会疯狂撕咬对方。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了这个阶段生育率的下降,以至于完全停止。见到它们不再发生性行为,工作人员认定是老鼠社会出现了集体的心理障碍。于是他们拿出几只老鼠,放进正常的鼠群中,发现尽管有的会发生性行为,却无法生育——它们竟然失去了繁殖能力!
为什么叫25号宇宙呢?”
“因为前面还有24个。”
“它们的结局如何?”
“灭亡......”
[以上关于25号宇宙实验的资料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汇LIFE”]
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而幸福感是从源源不断的追求中获得。
在物质稀缺时人类渴望富足与安逸,一旦物质富足,只有精神的更高追求才能填补空虚。
幸运的是,上帝给了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认知能力,便给了人们在精神世界探索的无限空间。
现当代心理问题日益加剧与显化,如果把25号宇宙实验的代入现社会阶段的话,我们就像“老鼠”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死亡”。但人类不是老鼠,是具有高级思维的人类,具有很强的思维觉察能力。就像现在一点一点出现在人们视线里的心理咨询师、疏导师、思维优化师便是觉察的代表。这是一个新兴行业,也是人类觉察量化后的出现能力,心理咨询、心灵成长行业,就像科技多媒体刚出现时的状态一样大多数人不明白它出现的意义,也花了时间接受,但相信这是人类进一步觉醒所需要的,也许我们即将迎来一个新时代。
[以上关于25号宇宙实验的资料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汇LIFE”]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顺祝冬安ʕ•̫͡•ʔ❤ʕ•̫͡•ʔ祝大家冬至快乐
编辑:白桃乌龙
作者:白桃乌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