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估六大以太LAYER2扩容方案(1)

原作:jun.C

随着越来越多的扩容方案崭露头角,以太(第2层扩容生态系统对网络建设者来说已变得难以取舍。棘手的问题在于,每个解决方案都承诺向用户保证去信任、安全性、经济适用性以及易于使用,这不可避免地会让开发者们眼花缭乱,难以抉择。因此我们建议建设者不要轻易相信每个方案的一面之词,而是应该全面地调查比对清楚,然后在各种方案之间做出权衡。

安全性

活性假设 (例如瞭望塔)

该协议需要用户活性吗?换句话说:用户需要自己监测扩容方案上所有链上 (比如Layer-1) 活动吗?还是说通过可信任的代理方 (瞭望塔) 来监测呢?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激励可信任的各方负责保证链上活性,激励措施需要与其用户一致 (即担保)。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可信任代表方会因为行为不当而承担经济损失,而损失的金额不超过他们成为委托方所提交的“押金” (即保证金)。用户应该考虑委托方是否有机会攫取超过保证金金额的利益,以及对风险的承受度如何。



大规模提款退出假设

该扩容性方案的安全性假设允许所有用户在短时间内成功退出交易 (即提款) 并将资金转移到Layer-1上吗?

当某个Layer-2扩容方案出现安全漏洞时,所有用户需要在短时间内退出Layer-2,这便是大规模提款退出假设。如果用户选择留在Layer-2,则运营者可能会暗中操纵并没收Layer-2上剩下的资金。比如Matic支持大规模提款退出假设,留给用户提款的期限是一周。

但是由于网络堵塞和拒绝服务攻击 (Denial-of-Service, DoS),实现大规模提款退出假设相当困难。比方说,在给定用户退出Layer-2的时间范围内,以太坊网络可能会高度拥挤,因此交易也许无法及时打包。即使不会出现网络拥堵的情况,也可能会有攻击者操纵gas费或者对以太坊日蚀节点 (eclipse nodes) 进行攻击,导致交易无法及时打包。该攻击向量值得我们深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