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给大家讲两个故事。
姑娘A,结婚前,先生要送给她一件结婚礼物,一条廉价的裙子,或是一部有点昂贵的相机。懂事的A选择了前者。
A说,那时候,她觉得礼物代表的都是一样的情谊。对于那时候的他们,相机太奢侈,一蔬一饭才更像是生活。然而,令她失望的是,当一个男人送你一份廉价的礼物,他竟然从不觉得你满足的笑脸是出于对他自尊心的疼爱,这样的礼物从此连绵不绝,但不再是当年一样的情谊。A开始懂得,在笑纳第一件廉价礼物开始,在他心里,自己便是几百块钱可以取悦的、不识货的女人。
最后,A离婚了,拿着自己新买的相机拍风景。
准新娘B,和先生去苏州婚纱街选婚纱,从店铺开张到打烊,试了一整天衣服,最后她说,“要不然,还是第一套吧,虽然没有后面那套好看,也不是最衬我的身材,但是可以省好多钱!我也不一定要穿得那么贵是不是,我是不是个会过日子的好媳妇儿?”
B的懂事换来的却是先生的暴怒:“谁让你省钱,省了钱浪费了一天的时间!早就跟你说,在影楼里租一套,还用得着这么折腾! ”
B咬着嘴唇,一副要哭的样子。
故事的真伪很难辨别,里面的道理却得到了很多女人的赞同。
有人说,如果因为太在乎别人的感受而经常委屈自己,遇到懂得感恩的人,他会懂得你的好,而要是遇上不识趣的人,他不仅不能体会你的良苦用心,还会亵渎你的爱与包容。现实生活中,经常看见一些“作女”颇受男人宠爱,而很多懂事的姑娘却没有好归宿。
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孔融让梨式”的谦让,当有好东西时,你要压抑自己的本性推说不喜欢,学着做一个“懂事的孩子”。长大后,你要学着做一个“懂事”的姑娘,你不能给父母、丈夫添麻烦,你要学着自己解决问题。但最后只有会闹的孩子有糖吃,懂事的孩子就只有小梨吃;只有任性的姑娘才显得可爱,懂事的姑娘就只有退让。
然而,这种一味付出、不知所求的做法为什么得不到好结果?
一段好的关系应该具有渗透性,所谓渗透性,即我需要你,你需要我。
A不喜欢吃鸡蛋,每次发了鸡蛋都给B吃。刚开始B很感谢,久而久之便习惯了。习惯了,便理所当然了。于是,直到有一天,A将鸡蛋给了C,B就不爽了。她忘记了这个鸡蛋本来就是A的,A想给谁都可以。为此,她们大吵一架,从此绝交。
其实,不管是朋友还是配偶,他们之前都应该是付出和接受相对平衡的关系,如果一味付出,没有接受,一段关系必然会失衡,所以也就无法长久。很多人觉得一味付出、不知所求的做法很伟大,但事实并非如此。你的一味“懂事”、付出,只会让男人觉得这一切理所当然,就像故事里的A。
懂事的女人总会无限制的包容忍耐男人,长此以往下去,本来的好心好意全然变成理所当然。她们在宠男人的同时,无形中就已经丧失了需要被哄的权利,在男人的心里,理解忍耐包容是她的本来就有的天性,可以任意妄为,可以随意践踏。当有朝一日她不再包容不再理解不再忍耐的时候,只会被盖上忤逆的帽子“她原来是这样,真不适合我”,而不是“哦,她也会这样啊,原来是个宝呢!”于是可以被轻易抛弃。
懂事的女人只能为自己的任性买单,因为那个心甘情愿的男人早已习惯了她的“懂事”,其他女人无伤大雅的任性放在她身上就是胡搅蛮缠。
而事实上,每个女人都有懂事和任性两方面,只不过,二者谁多的道理,难分定论。做一个适时任性的懂事的女人,知性优雅个性独立;偶尔也要做一个可爱随性的任性女人。
应该适时让别人知道自己的需求。当然,这并不是倡导女人拜金,或是脱离实际追求物质。如果自己的需求目前暂时不在对方的能力范围之内,你可以尝试着表达出自己的需求与想法:我很喜欢什么,当然,目前没有也无所谓,现在这个也很好。这样的表达方式既尊重了自己的需求,也妥帖地照顾到了对方的感受,不会伤害到对方的自尊。
当然,女人的需求并不仅限于物质,还包括自我的成长、社交的空间等等。在目前的社会和家庭模式中,通常来说,女人对家庭的付出远甚于男人。经常听见很多女人这样说,自从生了孩子,就疏远了朋友,没有了私人空间。
其实,很多时候,女人也可以适时向男人提出要求,请你照顾一下孩子,给我一天或是半天时间,能够静下心来看一本好书,或是和好友来一次聚会。
一段和谐美好的关系,需要有男女双方的共同付出,很多时候,你在一段关系里有了付出,才会更加珍惜这段关系。在关系中,如果付出了时间、心血和金钱,而对方没有相应的付出,只是说好听的话,这种关系早晚会变成积怨。所以,偶尔任性一下,做一个不那么懂事的女人,这一段感情可能会走的更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