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新媒体人而言,文案是重中之重。好的营销手段都离不开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文案。
如何利用文案进行引导和转化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文案的写作逻辑是如何的。只有明白了文案的写作逻辑,你才能根据你的目的,有针对性的生产出吸引目标用户的文案。如果你的文案都无法吸引目标用户,谈何引导?谈何转化?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总结一下写作技巧。
明确目的
了解读者
写作结构:头、身、尾
一、明确目的:
在写作开始之前,你要先想好,你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你希望通过文章,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比如说你要写一封情书,那情书要传达给对方的就是你的爱意。再比如说,你写一封求职信,那求职信要传达给HR的就是让HR仔细的看看你的简历,争取让HR来面试你,获得面试机会。
写作目的可以是传递价值观,可以是增加品牌曝光度,可以是树立你行业领袖的权威、等等。
只有明确了你的写作目的,才能帮助你更好的组织思路、不容易出现写着写着跑题的问题、或者是写着写着不知道怎么写下去。
二、了解读者
除了你个人的日记以外,所有的作品都是有读者的。你的作品需要指向这些特定的目标读者。
比如说你的产品是母婴用品,你创作的文章的目标读者可能就是妈妈群体为主,你总不可能生产情趣用品的内容吧。
所以你要站在目标读者的角度去思考:什么样的内容目标读者喜欢看?什么样的内容能吸引你的目标读者?什么样的内容能解决读者的痛点问题?读者希望你的内容能帮助到她什么?什么样的内容能引导读者的行动?
设身处地的站在读者的角度想想,如果是你看到这篇文章,你会做何反应?只有你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你才能创作出吸引目标读者的内容。
三、写作结构:头、身、尾
了解了读者,明确了你的写作目的之后,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文章的写作结构。
写作内容就像是地图一样存在起点和终点,读者从起点经历整个内容的段落、起承转合,最后感受到我们希望读者感受到的结论或者主题。
结构就是帮助读者到达终点的快速方式之一。如果没有结构,用户很容易在内容里面迷路,然后就跳出去了。
无论什么样的内容,我们都会把整体的结构划分为三个段位,简称三段式结构。也就是头、身、尾
写作结构:头
读者可能会花10秒钟的时间打开一篇文章,但是决定要不要阅读下去,几乎是看到导语就决定了。
90%的文章都是在电梯、厕所、地铁、餐厅当中被打开,碎片化的阅读。
在这种情况下,标题写的好用户就点开了,点开之后,如果开头写的不好,可能短短几秒时间之内,这篇文章就会被pass掉。这样就很难利用文章进行引导。
那如何构建开头呢?分为以下4步骤。
1、构建悬念: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阅读。
悬念就是冲突,冲突就是意外,让你感觉到不舒服的意外,会让读者产生: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结果会如何?
把悬念放在开头第一句,就是吸引读者阅读文章,引发读者的疑问和好奇心,这样读者才有欲望读下去。
那如何构建悬念呢?有两种方法:
利用认知冲突:提出跟人们认知相冲突的事情,让读者产生疑惑。比如【工作三年不如应届生,都是因为你太听话】来设置悬念,听话不是褒义词吗?为什么听话反而不如应届生呢?这就是利用冲突认知来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来构建悬念。 利用惊人结论:可以带一种引用数据的惊人结论,来引发读者的好奇。比如【对于大部分的招聘来说,阅读一份简历的时间平均只有10秒钟】利用数字的惊人结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技巧。可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理。
2、引发共鸣:利用用户的痛点问题,引发读者共鸣。
悬念是吸引读者阅读你的文章,共鸣是让读者知道,我跟你一样,也拥有同样的问题,引起用户情感上的共鸣。
那如何构建共鸣呢?让你的读者知道你的文章内容是跟他相关的,是他关心的:
写作者站在读者的立场,想象读者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表达出来让读者觉得“是啊,我也有这些问题”。 好比说看病的时候,医生问你是不是半夜出汗、有时候会耳鸣、睡觉的时候是否容易烦躁,写作者就像是医生一样,判断问题,筛选读者、引发共鸣。
3、构建信任:树立权威性,获取读者信任。
当用户觉得是啊,我也有同样的问题,那他就想要看到解决方案。但是你需要让读者知道你是厉害的,是权威的,读者才会相信你,继续看下去。
如何塑造权威性呢?通过故事塑造权威:
表达你的相同境遇:利用故事的方式来说去自己也遇到的同样的问题,把读者带入具体的情景当中,让读者感同身受,你和读者的过去的一样的。 展现你的结果:遇到问题之后肯定会搜索方法来解决,你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可以是量化的数据或者前后对比的图片来展示,告诉读者你是如何解决的。
4、总结过渡:
信任构建之后,可能你的正文内容非常的多,所以需要提供一个基础的结构大纲,让读者知道接下来的内容逻辑大概是什么。
为什么需要写作逻辑?
帮助整体认知:让读者提前了解整个文章的内容。对内容有基础的认知,对正文的所有内容有个概览。
增强文章权威:让读者从逻辑上相信文章的内容。让读者明白我的逻辑是对的,接下来的内容是权威的。
什么是逻辑呢?
简单来说,就是如何回答这篇文章主题的结构,比如:
逻辑展现完之后,还不能进入正文,需要一个缓冲,一个过渡的段落,比如:
写作结构:身
开头构建完之后就进入正文的创作了,正文对应是主题内容的具体展开,更具体来说其实就是在给每一个逻辑做一个小标题,然后一一进行扩展。比如:
小标题跟小标题之间是有机的整体,他们之间是用逻辑串起来的,当从一个小标题过渡到另外一个小标题的时候,还需要处理过渡的问题,因此这一些就是整个正文写作当中,需要完成的任务。
正文既是文章核心内容,是每一个小标题下面所要扩展的内容。那如何扩展正文呢?
扩展正文:
定义:告诉别人这是什么。比如介绍如何分享裂变涨粉,就需要先介绍什么是分享裂变。
意义:为什么要这么做、好处在哪里。介绍分享裂变涨粉技巧的时候,需要先介绍什么是分享裂变的意义。
方法论:具体的实现方式。当介绍利用分享裂变来涨粉这个技巧的时候,需要介绍这个裂变具体怎么做,步骤是怎么样的,这是相对抽象的步骤,第一步干嘛、第二步干嘛、第三步干嘛。
举例子:通过例子,让读者知道你介绍的抽象的方法论是什么样的,「方法论」是抽象的,「举例子」是具象的,让读者明白是怎么做的。
写作结构:尾
文章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的用户看完文章,对你的产品有印象,并且能点击对应的链接,成为潜在的客户,因此文章的末尾最重要的就是CTA,引导用户的行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部分都是有机的整体,它需要和上下都产生一个联系,结尾也需要呈上启下。如何写好结尾的结构呢?
总结就是对全文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如何做?可分三个步骤:
提出注意事项【关于这个主题用户在做的时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再次重申逻辑【对上面提到的逻辑进一步的提炼、重申】
强调读者利益【就是说你能获得什么】
并不是说所有的结尾这三个部分都需要包含进去,可以结合自己文章的实际情况,做一些组合,可以只要一点,也可以三点都要。
最后的结尾需要先总结,总结完成之后就需要行动呼唤,引导用户点击做点什么,做点什么其实有个步骤或者基本的结构来达到行动呼唤,CTA也分为三种情况。
如何写好结尾的CTA:
引导讨论:鼓励用户评论和参与讨论,增强文章的互动感。
引导点击:提供用户可以直接点击的链接。
其他:比如点赞、关注等。根据文章的目的,可以做一些细微的变化。
好了,看完了以上的内容,是不是对写作的结构心中更清晰了一点呢?题主所关心的引导和转化的区别,其实从通篇的文章下来,应该有所理解了吧。
要想通过文案来进行转化,从你的标题到开头到正文到结尾,你的文章肯定是要围绕着你的目标读者来创作。
简单来说,就是先吸引、再引导、最后再转化,都是一步步来的。
各位看官码字不易,给个小心心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