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们,从拆页八开始,拆页序号有了混乱(因为我直接把练习的天数作为了拆页序号),麻烦已经完成前面内容的伙伴,调整一下你的拆页序号呢。
拆页十五 P331
选择《第九章 挫折中如何自得其乐?》
化危机为转机
为什么有些人的力量被压力削弱,有些人却变得更坚强?答案很简单,懂得如何把无助的状况转变为新的心流活动,并加以控制的人,会为自己找到乐趣,在考验中锻炼得更坚强。这样的转变可以分三个步骤来讨论:
第一,不自觉的自我肯定。罗根曾对受过严格体能折磨的人做过一项研究,这些人包括单独到北极流浪的探险家、集中营的囚犯等,他们共有的心态就是,深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不妨说他们是自信,但同时他们的自我又似乎并不存在:他们一点儿也不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能量不用于控制环境,而是致力于寻求一种与环境和谐共存的途径。
抱持这种态度的人,不把环境视为敌人,也不坚持自己的目标和企图必须凌驾于一切事物之上。他只觉得自己是周遭的一部分应当在运作的体系当中尽一已之力。而矛盾的是,承认自己的目标或许是一个更伟大的实体的附庸,为了成功,可以遵守一套并非出于自己选择的游戏规则,往往是强者必备的特征。
在此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假定某个寒冷的早晨,你赶着要去上班,但车子却发动不了。在这种情形下,很多人会变得越来越固执,一心一意非赶到办公室不可,没法子拟订其他计划。他们可能咒骂车子,拼命转动车钥匙,或愤怒地猛敲仪表板,而这些动作通常都不会有任何效果。他们的自我太强,使他们无法适应挫折,也不能实现目标。比较理性的态度是,认清不管你是否急着赶到公司,汽车自有它的运作方式,唯一能发动汽车的法子就是按照它的规矩来。如果你实在不知道点火系统出了什么问题,倒不如叫辆计程车,或干脆请一天假,在家做些别的有用的事。
基本上,要达到这样的自信,一个人首先要对自我、自己的处境、自己在环境中的地位,都有相当的信心。一名优秀的飞行员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技巧,对飞机有信心,也知道万一遇到限风或机翼结冰,该如何应付。他对自己在任何天气状况下的适应能力都有信心,并不是因为他能强迫飞机服从他的意志,而是因为他把自己当作调节飞机性能、配合天气的工具。他是飞机航行安全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只有在他以一个环节自居时,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二,注意力集中于外界。注意力向内集中时,精神能量都被自我的关注与欲望吸收,很难再去观察周遭环境。懂得如何把压力转换成充满乐趣的挑战的人,很少花时间想到自己,他们不会把所有的能量都用在满足自己的需求上,或为受社会制约的欲望烦恼。相反,他们的注意力随时保持警觉,不断处理来自周遭环境的资讯。注意焦点仍由个人的目标决定,但尤需保持开放,随时注意外界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尽管这些变化不见得跟他想要实现的目标直接相关。
开放的态度使一个人更客观,能够注意到变通的可能性,自觉是周遭环境的一部分。攀岩者修伊纳把那种与环境融合为一的感觉表达得很好,他描述攀登险峻的约塞米蒂谷埃尔卡皮理岩壁的经历说:
花岗岩的每个结晶都像从石头上凸显出来,云朵的变化万千,一直吸引我们的注意。有生以来第一次,我们发现岩壁上布满了小昆虫,它们小到几乎看不见的程度。我盯着一只小虫足足看了15分钟,看它爬来爬去,对它鲜红的外壳赞叹不已。有这么多美好的东西供你观看和感觉,你怎么可能厌倦?我们跟如此充满乐趣的环境结合在一起,无微不至、无远弗届的感知,带给我们一种多年来不曾有过的感受。
达到这样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不仅是享受心流体验乐趣的重要因素,也是克服困境的中心机制。首先,把注意力从自我转移出去,欲望受挫就较不可能干扰意识。精神熵是因为注意力集中于内在的无秩序而产生的,这时若把注意力转而投注在周遭的事物上,压力造成的破坏就会减轻。其次,如果一个人沉浸在环境中,成为环境的一部分,利用精神能量参与到环境体系之中,这样一来,他就更能了解体系的特性,可以用更好的方式适应不利的情况。
再回到前面那个车子发动不了的例子:如果你的注意力全都放在及时赶到办公室这个目标上,你心里想的可能只是万一迟到会有什么后果,对不肯合作的车子满怀敌意。因而,你就不大可能会注意到汽车要告诉你的信息:引擎油气太重,或电瓶没电了。同样如果飞行员一心只想着他要飞机怎么做,就可能忽略有助于安全导航的资讯。第一个单人飞渡大西洋,开创飞行纪元的林白,把对环境完全开放的心理状态描述得非常好:我的驾驶舱很小,墙也很薄,但在这个小空间里,尽管思潮汹涌,我却觉得很安全……我对驾驶舱里每个细节都非常清楚——所有的仪表、扳手、结构上的每个角度。每件东西都具有新的价值。我细看管路上焊接的痕迹(曾经有多少肉眼看不见的沉重压力凝固在全属的皱褶中)、高度表上四溅散开的油漆……成排的燃料阀……这一切我过去不以为然的东西,现在都觉得十分醒目而重要……我一方面驾驶着复杂的飞机,在空中飞行;另一方面在机舱里,周遭只有单纯的东西,思考也摆脱了时间的局限。
他还讲到他过去的一位同事G在空军服役时的一次令人毛骨悚然的经历,说明当我们过度以安全为念、忽略了现实状况时,反而可能造成严重的危机。朝鲜战争期间,G的部队参加一次例行的跳伞演习。有一天,一组受训的伞兵发现标准型的降落伞不够,有个惯用右手的人,被迫使用左手开纹的降落伞。负责军需品的士官长向他保证:“两种伞完全一样,只是拉绳在背带左边。你可以用任一只手开伞,但是用左手会比较容易些。”全组登机,飞到8英尺的高空,大家在目标降落区的上空,一个接一个往下跳。一切都很顺利,除了一个人:他的降落伞没有打开,活活摔死在沙漠里。
G是负责调查降落伞为何没能打开的特别小组成员。死去的士兵是被分配到用左手开启降落伞的那个人,在他的制服右襟,标准降落伞开伞拉绳所在的位置已被完全撕裂,甚至右胸也被他染血的右手抓得皮开肉绽,只要再向左几寸就是拉绳实际的位置,但那根绳子完全没有动过的痕迹。降落伞一点儿问题也没有,问题就在于这个人下坠时,一心一意只想在习惯的部位找到拉绳,他知道拉开绳子自己就安全了,但他的恐惧太过强烈,根本没想到真正的安全只差几英寸。
危机迫在眉睫时,我们自然会动用精神能量自卫,但这种内在的反应不见得有助于适应状况。它往往反而使内心的混乱加剧,削弱反应的弹性。更槽的是,它还可能使一个人变得孤立于世界之外,独自面对挫折。相反,如果我们继续跟事态发展保持接触,就会出现新的可能,启发我们采取新的因应对策,不至于被完全排除在生命的主流之外。
第三,找寻新出路。应付造成精神熵的状况,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一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阻挠我们实现目标的障碍上,消除它并重建意识的和谐,这种方法比较直接;另一种是把注意力集中于整个状况,包括自己在内,探讨有没有其他更合适的目标,寻求不同的解决之道。
比方我们可以假定,应该可以升为公司副总裁的费尔,眼看着升迁机会可能落到另一位跟总裁处得特别好的同事头上。这时他有两个基本的选择:设法改变总裁的想法,证明自己比较胜任副总裁职(第一种方法);或考虑新的目标,如转到公司别的部口,或干脆转行,或降低事业野心,多投注精力照顾家庭、社区或自我人格的发展(第二种方法)。任何一种方法都不会是绝对的好,而重要的是,费尔选择的出路对他整个人生目标有无意义,能否帮助他享受到人生最大的乐趣。
不论采取何种对策,只要费尔把自己、自己的需要看得太重,一旦事态不能按照预期发展,他就会出问题。若不保留注意力寻觅实际的变通之道,就非但找不到有乐趣的新挑战,反而会陷入压力的重重包围。
「I,重述知识」
请梳理拆页内容,整理出化危机为转机的行动步骤,并说说这样的做法和你过去面对危机时的处理方式有什么不同。
「A1,激活经验」
请回想过去你面对危机时,有类似的做法的成功例子吗,请分享这个例子。
「A2,规划运用」
(我未写指令,因为我自己似乎很难把这个内容运用到我能想到的环节,所以应该空白了A2,由你自己决定是否要写,以及写什么)
写便签 20181124 6:22-7:26am 共计耗时64分钟
「I,重述知识」
1.行动步骤:
①心态调整。充分相信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自己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充满信心,竭尽全力寻求与环境和谐共存途径。
②视角转移。以目标为依据,开放关注环境资讯,利用精神能量参与到环境体系之中。
③寻找解决办法。一是设法消除障碍并重新恢复意识平衡;二是全局观察,探索合适目标并对应寻求解决办法。
2.与自身过去处理方式不同:
①流程不同。以前自己的处理步骤是:a.分析情绪 b.分析情绪背后真正的需要和原因 c.针对需要和原因制定方法 d.实行过程中围绕需要调整迭代行动。
②针对自我特点不同。自己的方法更针对较易情绪化人群,而拆页做法更宏观更具普遍适用性。
③对自我的前提要求不同。自己的做法更加要求自己具有较强的问题分析能力,特别是探索真正需求和核心原因;拆页的做法更加要求意识行动力较强。
④方法的效果不同。自己的做法更容易微观的有助于实现自己目标的效果;拆页的做法更容易宏观的培养化危机为转机的思维习惯。
「A1,激活经验」
10月,领导找我谈话,想要给我调整工作岗位。第一次想将关键岗位1安排给我,但为了尽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主动向领导表达自己想做培训。于是,领导直接找了其他人做岗位1。结果就是,我不仅没能实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还错失了一次良好的换岗机会。在这过程中,我有一点小小遗憾,但是我没有心灰意冷更没有放弃。因为我知道领导他是从全局考虑部门工作,时间节奏快,掌控大方向,不会因为小员工而对原则大调整。而新任领导的原则有什么特点呢?那就是员工有能力有热情就会重用。于是,我没有老油条式的工作。而是针对原先的工作,争取更加高效的前提下尽量去为部门员工创造更多收获和乐趣;针对自己想做的事情,也会抓住每一次和领导沟通的机会,表达体现出这方面的兴趣、用心和能力,帮助领导解决实际的问题。11月,领导再次找我谈话,想要将关键岗位2安排给我。这一次在认真思考分析后,我选择了接受。更意外的是,没多久,领导带着我去公司老大汇报,让我开始做培推项目,也就是我想做的培训项目。所以,我想换岗的目标已经实现,想做培训的目标也初步实现了,并且领导很支持我,我的工作状态也非常好。
「A2,规划运用」
1.危机事件:培推项目第一期启动,公司同事很排斥并且不太愿意加入,而我只是一个年轻的小员工,也没有太多权力和权威。
2.目标:11月29日前,至少说服每个不同队伍2个人支持并认真参与。
3.行动计划:
①心态调整。公司现在很需要学习型的培训,而我通过在拆书帮半年的学习成长(且目前仍在不断精进成长),能够支持现在的培训开展。
②视角转移。通过与不同队伍管理人员详细聊天,关注他们的现状、感受、需求和建议,分类整理培训问题点与迭代方向。
③寻找解决办法。针对整理问题点区别处理,2种方法同步运用:a.参与人员障碍问题,设法通过语音转换、形式调整等多方法清除;b.普遍性意识与接受能力问题,则适当缩小并降低自己的培训目标,适应参与人员。c.分析资源,包括人财物,借力解决关键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