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我一直认为自己还小,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与我无关;一直习惯着有人替我扛下一切,我只负责做好自己就行;一直认为待接父母的朋友那是父母的事,我和隔代老人没有话题,直到昨天我才明白了,我已经中年人了,中年人的世界里不是只有自己,还有自己生活的“家”以及与这个家有关系的所有人。
以前爱人姑姑来家里时,我把聊天的机会给了父母,自己从来不参与。把接待姑姑的事情也给了父母,我认为父母就是家里顶梁柱,有他们承担着一切,就不用我多操心了,毕竟我还小嘛!
但是,昨天回到家看到姑姑来时,我问候了一下,看到公婆给姑姑买来一碗杠子面时,我第一反应,这那行啊!昨天她闺女来我家,没吃饭就走了,今天不能又让她饿着肚子走,而且当我们走到姑姑家时,她一会儿找些吃的一会儿找那吃的,对我们热情有加,虽然她说自己随时有可能走,不让做饭,但是别人怎么好意思说你赶紧给我做饭去啊!所以人有时候就不能太老实。
于是在她们聊天之际,我悄悄的走到厨房做起了饭,虽然对自己做的饭不是很自信,但是每次尝试,每次试错都是成长的机会,于是我没有叫婆婆,自己一个人做好了一切,最后婆婆主动自己帮忙来了。
吃完饭,我明显感觉到姑姑比以前对我态度好了,走时还主动给我打招呼。婆婆也说辛亏做了饭,要不然这么晚了没吃饭走了,多不好意思。
此时,我感觉到自己幸福感爆棚,正是因为自己的勤奋,才得到了亲人们对我的尊重,正是因为勤奋,我才体会到接人待物的奥妙。没有今天的行动就换不来今天的经验!所以每次尝试都是成长的开始,要学着自己主动承担,自己动手,所有的事都与我有关,那慢慢的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人生意义也才会体现出来。
通过今天这件事情,我得出只要有亲戚来我家,我就是家里的女主人,我要像自己妈妈一样热情地招待他们,所谓招待就是陪着聊天并端茶倒水做饭,或着她们走时不能让空着手回去,礼尚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