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绝对是标准的贴心小棉袄,虽然她只有两岁多。
和她在卫生间洗漱时,我偶尔光着脚踩在有水的地面,她就会声音轻柔地提醒:“妈妈,小心地滑,别摔跤了哟!”
在爷爷奶奶家,吃了一个苹果,还剩下最后一个时,她便不吃了,说要留给爸爸妈妈吃。
我吃饭时,她还会在一边吹着热汤,然后喂给我喝。
每每这时,我的心里总会填满暖意,至于她平时的那些淘气、不配合、发脾气通通都能在此刻一笔勾销,我又会信心满满、干劲十足地做起她的好妈妈。
回想起她是怎样变得如此贴心的,我想这与我们生活中的点滴教育有关。
看见并尊重孩子的情绪
我一直信奉西尔斯的亲密育儿法,从她出生开始,便及时地回应她的需求。从来没有为了任何行为训练,去漠视她的情绪。
或许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都能做的很好。孩子哭了就尽可能满足她的需求,孩子摔了也会心疼地抱她在怀里。可当孩子逐渐长大,我们却不太在乎她的内心感受了,取而代之是那些我们认为正确的事。
还记得心心才九、十个月大时,我带她回老家。晚上家庭聚餐,亲戚们对心心都热情有加,一堆人围过来又逗又笑。心心一下子变得怯生生,不知所措,最终大哭起来。亲戚们马上诊断她很“认生”,并说这样不好。但此刻,我太了解她的感受了,我把她抱到安静的地方,安慰她:“心心,是不是人太多了,也不认识,觉得有些害怕了?妈妈知道。”我抱着她,轻拍着她,直到她感觉好点儿。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当我们不为周围所谓的“正确”观念所左右,而切实看到孩子的情绪,孩子也会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当她经由自己体会到各种各样的情绪,也就具备体贴他人情绪的能力。
引导孩子去感受他人的情绪
心理学家李雪说:“规矩要建立在尊重感受的基础上。”这也是我在生活中遵循的一点。
当她在飞机上大声吵闹时,我不会生硬地告诉她“不可以”,而是向她解释:“你看周围的叔叔阿姨都在休息,心心这样大吼大叫,会打扰到他们的。当你不能好好休息时,你也会不开心的,对吗?”
这样的解释,虽不能保证次次有效,但至少我看到她开始在思考,不再一意孤行。
经常以这样的方式和她交流后,我发现她开始对别人的情绪非常敏感。走在路上,会问我刚刚走过去的阿姨是生气了吗,看绘本时,也会指给我看这个小兔子很开心。
这样敏感的情绪察觉,是她能够体贴他人的基础。
学会表达并尊重自己的感受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对好父母的定义似乎是,当双方需求产生冲突时,一切优先考虑孩子,做了父母若是还顾及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那就是自私的表现。
看咱们的父母就知道,他们在这样的认知里习惯了不表达自己,可有时又不甘心,当子女没有达成期待,他们会抱怨其不孝顺不体贴。
比如,生病了,不让子女耽误工作回来看她,真没回来时,又说自己养了个白眼狼。长此以往,弄得孩子无所适从。
记得前几天我生病不舒服,头疼的厉害,实在没有再多的精力去陪伴心心。我就躺在床上,闭目养神,告诉心心我生病了,需要休息。她马上体贴起来,模仿着我照顾她的样子,问我要不要量体温,又嘱咐我多喝水。我休息时,她一个人坐在房间里看绘本、玩玩具,没有再要求我更多,让我倍感欣慰。试想一下,如果我坚持“牺牲”自己的诉求继续陪伴她,最后还是会因为太疲惫、身体不适把“不满足”的怨气撒在她的身上,而她不明所以。
所以,不要再以“好妈妈”的观念绑架自己,“无欲无求”的父母,最终会让孩子忘记体贴你的感受。
当我们诚实地表达并尊重自己的感受时,也就给了孩子体贴的机会。这是亲子间幸福的交互。
生活点滴中引导孩子为他人着想
这点心心奶奶对我的启发特别大。
每次给心心拿水果时,奶奶都会多拿几个,告诉心心:“要留一个给爸爸,一个给妈妈,别的宝宝吃。”慢慢地,心心也记住了,吃什么都会理所当然的想到爸妈。
在这样的教育下,心心爸也是一个非常感恩孝顺的人,不管他吃什么去哪里玩,总会第一时间想到家人,并有机会会再带我们去体验一把。
因此,如果想要一件“贴心小棉袄”,而不是一只“白眼狼”,我们就需要看到并尊重孩子的情绪,并且多引导他们去感受别人的情绪;同时还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不一味牺牲自己去满足孩子,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引导他们为别人着想。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的确是一石一瓦垒起来的;只要我们愿意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这个世界,并关注细节,俯下身来好好和孩子沟通交流,相信做到这一点不是不可能。事情的答案便只在于这细微的家庭教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