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读书,《周国平论哲学》说起宗教,想起几年前的人和事。
至今我还记得很清楚,我们专业十个人中潇潇姐年龄最大,她公务员工作十年又想重回校园提升一下自己,也真是任性,几年努力下来总归是如了愿,让我佩服不已。
那时候她就是我的偶像,可以视频辅导儿子小提琴;瑜伽练就一副让人垂涎的身段;气质优雅温婉大方。每次遇到她总有种想向她顶礼膜拜一番的冲动。遇到如此美好之人,我几年有幸啊。
她是一个有信仰的人。那时候我认为凡是中国人信仰佛教或基督教的,他们的人生可能遭遇了太多的坎坷,需要一个可以安放千疮百孔心灵的所在。对他们,我是心怀敬意的。我只知道潇潇姐成长于单亲家庭,妈妈也是虔诚的基督徒,至少她的成长环境让她遭遇得本就比我多太多。
一次潇潇姐带我去基督教堂参加圣诞晚会。很久以来对信仰有种敬畏的心情,不敢在有敬仰的人面前随便说什么,不懂他们的禁忌。又很好奇,信仰是否真的可以带给人们有希望的生活,成为心灵无路可逃时候的光明使者。怕唐突了潇潇姐,一切疑惑都没向她亲证。
对基督教只存在于肤浅认知的情况下我几乎是屏着呼吸参与了全程。主要是听了一上午的基督教义,目的就是宣扬基督教,希望我们可以称为众兄弟姊妹中的一个。
好吧,可能仁者见仁,我觉得我还是不要有宗教信仰的好。我做不到如潇潇姐般每晚睡前祷告,吃饭祷告,经常念经唱经。尽管宗教能够解决哲学解决不了的问题,给人们提供一个彼岸世界,那里是人最终要去的地方,要么天堂要么地狱。
那些超验的理论对我来说根本无法理解。在我的意识里,人总有一死,活着是有灵魂的皮囊,百年之后是没了灵魂的躯壳。死后一无所知,随便去哪儿好了。
02
安顿心灵我可以去研究哲学,就如周国平所说的“哲学就是谈心”,谈的内容都是些关于宇宙世界人生的大问题。他说:“一个想宇宙和人生大问题的人,眼界和心胸比较开阔,在日常生活中就会比较超脱。”面对困境其实就是自己的心态、心境的问题,即使不信仰基督我们依然可以通过相信自己来给自己救赎。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宗教确实可以给信徒们一个想象中的未来,它存在于另一个世界,也就是与真实世界相对的彼岸世界。
潇潇姐倒是主动给我说了很多,有些东西也是让我醍醐灌顶的,比如关于耶稣的诞生地,伯利恒。她说,耶稣的任何一个决定都是有道理的,包括任何细节,比方说他的出生地就在地球的中心,地中海附近的一个地方,目的就是为了便于将自己的爱普及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还有关于世界上的四种人。一种是没父没母的,就是亚当,它是由上帝直接造的,无父无母。开个玩笑,现在很多女青年们说想嫁“有车有房,父母双亡”的夫君,这不就是亚当吗?呃,一点都不好笑,冷到自己了。言归正传。
第二种是只有父亲,就是夏娃,它是由亚当的肋骨造的,所以说女人是男人的软肋,据说男人的肋骨确实是比女人少一个的。你在数了吗?
第三种是只有母亲,就是耶稣,他是童贞女玛利亚感大地之气而孕才生的基督耶稣。这个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不难啊,甚至有人提前取出卵子先冷冻起来,过个十几年想有个人做伴了再孕育一个娃出来,父亲吗?可能就是哪个奔跑于大地上的某个吧,不甚重要。
最后一种就是我们人类了。人类有父又有母,是潘多拉盒子被打开之后饱受灾难、瘟疫和祸害折磨的可怜的物种。自从亚当和夏娃偷偷尝了能明是非善恶的智慧果子,被驱逐出伊甸园之后,来到凡尘世俗,各种罪恶随之而来,等到了人类这种种罪恶已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了,上帝又来对人类进行救赎了。
所以,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上帝一手掌控之下,这样看来,他确实是万能的神。
但这个万能的神竟然是人类虚构出来的,那么到底谁更万能,更有智慧?
03
这个问题早就不重要了,至少在人类世界混沌初期,当这个世界不被人类如此清楚的认识的时候,上帝是万能的保护神。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知道了唯物主义,知道了宗教的本质,知道了工具技术,知道了科学……嗯,人类真的知道的太多了,上帝也被感染了,时常出来唱唱hiphop或者时髦一下来个炫酷街舞。
是的,上帝成了我们中的一个。你看,我们作为顾客去消费的时候就化身成上帝了。“顾客是上帝”,上帝可以带动消费,可以养活经济。他并没有离开,也不会离开,因为他已成为一些国家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如同佛教之于中国的意义。
当然,信仰这种东西也随着时代发展扩大了它的外延,深化了它的内涵。很多时候,信仰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理想,可以是信念……而我信仰自己。我孤独过、寂寞过,甚至痛不欲生过,但一直以来都相信自己可以扛得起所有坎坷,我就这样走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