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成了大学生的普遍现状?只因还没有完成一个转变

在当下的中国,刚入学的大学生或多或少都会经历一段时期的迷茫,甚至有些大学生整个大学生涯都浑浑噩噩,无所事事。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中小学教育缺乏对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肯定等素质的训练。

在高中时期,每个学生的每一分钟都被计划得滴水不漏。从几点起床、几点跑操、几点睡觉,到每天上什么课、做多少练习题,都有老师给我们安排得妥妥当当,我们从来不用思考,也很少有机会思考我真正想干什么,我每天要干什么。


经历了这样的中小学教育,一旦步入大学,很多学生突然发现没有人告诉我们要几点起床几点睡觉了,每天除了课表上的几节课,那些属于我们自己的时间让我们无所适从,只能看到别人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甚至很多学生报复性地沉溺于游戏、网络等。这都是由于没有完成从被别人定义到学会自我定义的转变。

我在大学时就有一个体育特长生同学,他在大学四年唯一坚持下来的就是买彩票和打游戏两件事,其余时间总是迷茫和痛苦。我们都劝他做点自己想做的事,但是他总是说自己根本不知道想干什么,于是大学四年糊里糊涂就在各种挂科和补考中过去了。


而另一位同学完全不一样,他在大一一年也特别迷茫,所学的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于是到了大二,他励志要自学法律,考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于是之后的大学三年就很少见他去上专业课了,每天在图书馆十二个小时以上,抱着一大摞法律书疯狂苦读,大三一年压力大到每天睡不着觉,要在阳台上抽两三根烟才能入睡。最终考上中国政法大学的时候,头发白了一多半。

所以刚步入大学,如果还在迷茫,就要每天反思自己,现在在做的每一件事到底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做的,要开始摆脱外界对自我选择的影响,真正找到自我,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这样在吃喝玩乐之余,你就可以在所有课余的时间朝着一个方向努力,最终一步一步朝着想要达到的目标坚定前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