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如果你的成长环境中缺乏可以给你指引的人,那么你的成长过程中的选择就会迷茫,如现实所见,不同的选择造就不同的人生。
我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八零后,读书虽算不上优秀但也算中上,结合自己的看法,谈一下关于选择的观点。
就像著名作家柳青所说,人生的道路虽然很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可千万不能走错,你走错一步,可能会影响一个时期,也可能影响一生。这与经济学上的“路径依赖”理论阐述的是同样的道理。一旦人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一条不归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要想路径依赖的负面不要发生,一开始就要找准正确的道路方向。每个人所处的家庭环境,所接触的信息来源以及所具有的思维方式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人在几个紧要处的判断。结合个人的阅历,窃以为对于农村家境一般的孩子,你在工作前的紧要处是高中升入大学,大学毕业择业这两处。原因很简单,幼儿园到高中,你所面临的人生选择很单一,那就是学好学校设定的课程这一单选题,即使你家境清寒,只要努力,就有机会名列前茅,一步一步走向毕业。事实也证明很多寒门子弟在这一阶段都取得不错的成绩,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努力才能改变现状。
一旦到了第一个选择的路口,它不再是单选题,而是面对很多未知,读什么样的大学,念什么样的专业,如何填报志愿,都具有不确定性,,这时候家庭环境以及所接触的信息就会显得尤为重要。正因如此,才会出现很多寒门子弟依靠助学贷款念完名牌大学一般专业,择业会遇到很多问题,无法实现鲤鱼跃龙门的愿望。反而是一些成绩一般,家境不错的孩子会在父母亲朋的指导下,念一般的大学,急需读研读博,实现反超。
在第二个紧要处,二者的差距会更明显。择业是第二个紧要处,由于这道考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所接触的信息完全不对等,家境一般的孩子同样得不到指导,迫于生计,匆忙择业,从而走上路径依赖的负面轨道。家境好的孩子会从亲友处得到很多信息,或依靠推荐获取不错的工作机会,或者毫无经济压力继续深造,两者的差距愈来愈愈大。
也许有人会说我的观点太过悲观,忽略了个人奋斗分作用,但不得不承认,有准备的选择是比盲目的选择高效很多的。结合个人的经历,给寒门子弟一些建议。在第一个紧要处,不要听县城老师的说教,不要只重视名校,更应该重视专业,如果你不是在某些方面特有天分,就去念一些相对比较专的专业,比师范,比如医生,亦或者技校。这些对于择业会有很大帮助。在第二处紧要处不要轻信奋斗可以改变未来的鸡汤,去选择公务员,去选择教师,去选择医生或者你四年大学学习的对口专业,这样你才会有机会改变自己的人生,从而让你的家族提升一个阶段,变成家境较好的那种,从而为你后代的选择积累资源。
如果你不行生于清贫的家庭,又不是特别出类拔萃,不要悲观,不要迷茫,更不要光有激情,提前算计,用我的建议走好两个紧要处,先改变自己,为下一代的选择做好准备。要知道一个贵族至少需要三代人才会形成。
寒门子弟,请走好你人生关键的两个紧要处,莫光有理想,更要懂得现实。华丽的转身,需要你稳健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