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以前,因为工作生活的惯性,在家吃饭一直依赖家里老人老婆下厨,除了会煮面,基本不会做饭菜,甚至就没有独立煮过一餐饭,切个东西都是如履薄冰、战战惊惊。说出来都不好意思,但我觉得像我这样的在我们这一代人中也不是少数,当然像我这样极端的确实太少。
我一直在尝试弥补我在烹饪上的经验缺失。其实原来因为工作的缘故,再加上自己的好吃天性,也吃过很多美食,也有想把在外吃到的美食学做给家人吃的想法,但最终只是做到哪儿有好吃的,自己吃过以后,再带家人吃一次。无法做到亲力亲为。但是这一年,我变了,因为有了时间的闲暇,因为有着照顾家人的强烈愿景,我开始下厨了,从生疏到熟悉,到有些想法并付诸实践;从买菜、洗菜到切菜。在寻常人家很家常的事情,在我来说是一个菜鸟起飞的过程。当然,这一过程离不开家人的鼓励、支持和手把手的传授。现在的我也能单独做几个小菜,甚至可以独立操作完成一餐还算不家常的饭菜, 在家人面前表表心意,也算了了多年的一桩夙愿,说起来有点汗颜。
在获得一点成就感的同时,一些遗憾也伴之而来,感觉没有下刀如飞的刀功;没有精细漂亮的摆盘;没有全面系统的理论;更谈不上对各种食材品性的认识和掌控;当然各种调料的用法也还在学习摸索中。我现在的一点心得全凭多年吃出来的对好吃的菜的感觉,所谓“嘴吃刁了的人”。基本上还处于想模仿但却模仿不像的阶段。就拿做卤菜来说吧,听说“二姐”卤料口味比较正,就买来一试。同时,买了五花肉、鸡脚、又想到好像在哪里吃过卤花生也不错,就又买了花生放进锅一道卤,结果卤出来效果不错,卤汤很鲜。新鲜卤出来的肉很烂很入味,一点都不柴不油腻(慢炖)。端上桌前,临时想到撒上辣椒面、浇了一瓢热气腾腾的卤汤,再撒上香葱,好像还可以,结果是被讲养生的一帮家伙吃个精光。后来,想到我这锅卤汤确实鲜美,再加上我们这地有一样小吃就叫“卤盆”,我就用这个方法把卤过大肉、猪皮的卤汤,拿来煮疏菜、冻菌、海带、鲜肉,再做一个加了泡萝卜和折耳根的香香蘸碟,好了,这就是家常”卤盆“,一家人吃了都表示认可。这样瞎搞,从一个菜变成了一餐。二姐卤料两块钱一包,不费事,很实惠;要高档,拿海鲜来做也行。好吃是必须的。
现在我对做菜是兴趣大增,美食节目、书藉、APP都看了不少,但觉得都太高大上,不像我们老百姓平时过日子的做法,因为家里调料平时不会备这么多,日常食材也不会用太高精尖。并且因为工作和小孩上学的缘故,有时还要讲效率,要在短时间内买洗切配做,并做到营养好吃。 有一个美食节目叫“詹姆士的厨房”,我觉得和我们平时做菜很贴近,基本上是就近取材,创意不断,你看过以后,会很想学,因为人家教你的确实很容易学,也让你有学习的兴趣,这是节目成功的地方。但仔细研究,感觉最终也是事似而非,觉得同样的菜要做成一样的,总差点什么。你会觉得我们家没有烤箱(这在传统中国家庭很正常);西式的基础食材我都没概念,更不知道加工后的口感如何;什么是罗勒叶啊,怎么做个家常菜还要到处收罗这类西洋香料吗?总之, 疑惑还是有一些的。
也是网络的伟大,不知道怎么看到一篇纪录片的推荐贴子,《不中看的美食》吸引了我的眼球。这片子朴实啊,看了几集,就觉得他们不是要教你怎么做吃的,是在给你洗脑,反主流烹饪理念,回归吃的本质,摒弃过度商业化的餐饮。好吃的东西应该是和你记忆里美好的吃食相共鸣,不应该是被动接受商业化的推送,吃还是要在口味口感上下文章,和环境、和装璜和人为的高低划分并没有太多关系。就像小时候妈妈在你放学做的酱油拌饭;就像放学后吃的炸洋芋。
我明白了,就我这条件,就我这境界,就应该奔《不中看的美食》这样的模式去追求的,管他的,好吃就行!